其实每个人都有可塑性,不是么?
你一定知道你的未来职业是什么?它就一定能取得辉煌?
未来的“王妃”正在自己事业的路途上奔驰,不也是很开心么?也许她未来的知名度肯定达不到她“真正的未来”的那种程度,作为旁观者,就那么确定“真正的未来”是她真心喜欢的选择么?
没有人知道,就连当事人自己恐怕也不清楚。
人生如同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即便灵魂重生的李辰,也只能在人生的岔道口上做起扳道工,将已知方向的命运列车,搬离到另一条轨道。至于新的轨道,前方坎坷如何,扳道工也不清楚。
要想更好的规划身边人的人生线路,仅仅做扳道工还不可以,还需要成为列车线路的站长、段长、铁路总调度甚至是铁路系统总规划师。
自己还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才是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一学院是牛津大学中第二座基督教会学院,虽然没有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那么历史悠久,但相较其它学院,他更保守,更强调贵族教育。
贵族从物质意义上已经隐退,但贵族的精神却牢牢统治着牛津三一学院。
在三一学院里,本科生的教育仍然是贵族式的——多对一教育。
学院用过去的财富和绅士的捐赠与回馈,确保本科生的数量维持着很小的规模,确保成本昂贵的一对一辅导课仍然能因材施教,培养独立和与众不同的个体——贵族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一个高贵的人,教育这个人,就是教育全人类。你可以说它是一种特权,一种获得巨大财富与资源倾斜的特权,不同的只是,你若有过人的天赋与品格,你就有机会获得这种特权。
这是牛津大学所有学院中,绝无仅有的。香凝所在的默顿学院,最少的班级也有十多位学员。想想前世李辰所在的大学,黑压压一百多人上课,这在三一学院是绝对不允许的,除了宣讲。
李辰第一次接触这种贵族教育,痛并快乐着。
在大一,学生只有选课的权利,没有选择了教员的权利。按照阿宾顿中学的习惯,李辰选择了七门功课。辅导教工的眼神很诧异,似乎在看一个不知死活的家伙。
如同古堡似的方庭,进入之后,一个个最大也只能容纳5-6人的小方格间布满其中。
七门功课,其中四门功课只有他一个学生,一个教员单独辅导他一个人一门功课。
两门功课李辰各有一位学友,一个班级只有他们两人。
还有一门功课是四个人上课,据说这是这一届最大的班级了。课程是英伦文学,教授是牛津三一学院知名的文学评论家亚当斯.福贝。
终于明白,辅导教工的眼神为什么如此怪异了。
新入学的同学,基本都选择3-4门选修课程,最多的不超过5门。李辰选择了七门,这让他不得不每天晚上找教工领回课程表,然后和香凝一起找第二天课程教员在哪个教室等他去上课。最为奇葩的是教室不固定,每天都有一些课程或者教室被调整。李辰不得不像一只忙碌的工蜂一样,四处寻找教室。
很快,不知死活的东方疯子这一名头,在三一学院中传开了。
本质上,李辰并不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他多的只是三十多年的阅历和见识。而这些,在方正且陌生的牛津学问面前,并不重要。
所以,再像阿宾顿中学那样偷懒或者请假,根本不可能。
三一学院繁重的作业能压死人。李辰每天有四门功课要上,每一位教员都会留下一份作业——根据他的讲叙内容布置的文章。最初,李辰每次按照教员讲授的内容来回答,作业成绩不会超过B+。慢慢的才发现,教员更希望得到的答案是从他讲授的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