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的主力舰队七成布防在地中海战区,而这一区域的英国战舰数量仅仅只能达到荷兰舰队的三分之一。不论数量还是单舰质量,英国海军处于绝对下风。

    荷兰海军警戒的目标并不是英国海军,而是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战区部署有二十艘二等战列舰,以及大量的巡航舰和护卫舰,对于地中海周边国家来说,中华帝国的这支舰队是相当强大的存在,荷兰海军不敢丝毫的懈怠。

    然而,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并未接到北京的开战命令,因此仅仅是二级战备状态。绕是这样,荷兰海军依然不敢放松,因为他们知道英国的背后支持者就是中华帝国,指不定什么时候中华帝国海军便会突然插手进来。

    中华帝国力挺英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结果还是导致了荷兰政府在战略上出现了失误。那就是将主战场放在了地中海,将精力放在了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身上,而不是英国海军主力身上。

    结果,虽然荷兰海军在地中海战区上取得了对英国海军的绝对胜利,但这一战区的战斗从战略层面观之,对战争影响不大。荷兰在这个地区集结了强大的舰队,基本上都被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牵制,虽然还能保持着对英国的优势,却造成了荷兰在北海战区的战术和战略双失利。

    八个月后,在英国海军绞杀式的封锁之下,荷兰经济最薄弱的一面——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本土工业不及英国等缺陷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海战最耗费国力和财力,交战八个月,大小海战上百次,战舰损毁、人员伤亡、战费、军费开支浩大,弹药储备消耗更是天文数字。这种情况下,以贸易为主的荷兰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反而英国新兴的工业迅速表现出巨大的战争潜力出来。

    交战八个月,英国的弹药供给不但没有短缺,反而猛增了一倍。这主要得益于英国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英国的资产阶级**虽然被镇压了,但是英国的工业却是在增长的。

    对于战争来说,最终表现在经济的争霸上面,而工业能力更是战争的最基础因素。无疑,英国最终胜利在他国内蒸蒸日上的工业能力上面。

    反观荷兰,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乞丐遍地,将近2000所房屋无人居住。荷兰海军在北海的失利,英国海军对荷兰本土的封锁几乎使得荷兰处于一种民穷财尽的窘境。

    于是荷兰只好哭求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从他们国家进口武器弹药。按照各国心照不宣的中立法,法国和西班牙是不应该向交战双方出口军火物资的。然而,西班牙不爽中华帝国,法国不希望富庶的荷兰被英国搞去,于是两国开始向荷兰提供军火和战略物资的补给,从而大发战争财。

    荷兰得到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援后,恢复了一些元气。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舰队袭击中华帝国运宝船,并同中华帝国太平洋舰队交战的消息迅速传出。

    中华帝国政府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向所有国家通报了情况,并向荷兰共和国提出严正抗议,勒令荷兰共和国在一星期内给出答复。

    对于中华帝国提出的严正抗议和对荷兰提出的勒令答复要求,各国政府均表示支持,因为中华帝国提出的要求完全符合当前世界各国默许的规则。

    然而,荷兰政府却是郁闷死了。因为荷兰政府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动作一点都不知情,况且调查荷兰东印度公司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毕竟通讯工具及其落后,这个时间都算快的。可是,中华帝国只给荷兰政府一个星期的时间必须做出答复,这根本不够。

    荷兰政府紧张了,他们知道中华帝国要的答复是什么,无非是严惩荷兰东印度公司,并对中华帝国的损失进行赔偿。

    严惩荷兰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