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吸取了海登之败的教训,这次攻打泉州,郑成功想要准备的更加充分点。金门是小岛屿,物资比较缺乏,于是郑成功将大军拉回安平休整。

    郑成功派人将伤残病重者都送回安平镇去治疗,自己谨守当ri的誓言没有进安平镇,而是在镇外的一个村庄驻扎。大军惨败,有些军镇被打残,郑成功从安平c石井各抽调五百名,重新整合编成中冲镇c左右护卫镇共三镇步兵,二镇水师。

    回到安平,看到近ri来派人搜集的消息,郑成功有些明白,叔父郑鸿达为什么要急于去攻打泉州了。

    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647年的几年间,清军势如破竹的攻占了华夏大部分地区。但是这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导致了清军的占领区的根基并不牢靠,除了少数军事政治城市由可信之人把守外,其他的都是委任原大明官员武将。再加上满清屠杀c圈地c剃发易服等政策引起汉族强烈不满。于是山东c广东c浙江c福建等地纷纷响应,大小义军数量多达数百只。

    而在福建,1647年二月份,鲁监国长恒誓师,六月份发动亲征,号召各地官绅义士起义。

    义军六月初攻克建宁府,击毙清朝总兵李应宗c擒杀清知府高简等人,紧接着连攻克建阳c崇安c松溪c政和c寿宁等县,一时间满清朝廷震惊。为了防止浙江福建两边的义军会和,使得东南沿海抗清势力更加强大。清朝将调遣留守福建的清军主力星夜兼程赶赴据守浙闽咽喉的浦城。

    清军主力都集中到福建北部,导致现在的泉州府防守相当空虚,偌大的泉州府却是只有三千兵马,正是攻打的好时机。

    除此之外,郑鸿达还有另一层考虑。郑鸿达与郑成功两人一向打着隆武的旗号,拒不奉昭鲁监国。为了取得大义,更是比鲁监国先誓师反清。

    现在鲁监国不畏艰险亲自出征克复一府七县,反清势头凶猛,影响甚大,各地的人纷纷归附鲁监国。

    如果这种情况下郑鸿达郑成功两人再没有一番作为的话,那势必会影响到世人对他们两叔侄的看法,质疑他们的能力,甚至可能会认定他们名为反清,实为拥兵自立。不管是哪种,对于他俩来说都是不可接受。因此郑成功c郑鸿达必然要出兵跟清军大战一场,好消除世人的疑心,拉拢文人义士。

    所以虽然钱粮都不多了,但在郑成功强令下,郑泰还是咬牙给郑成功补齐了军资。这次攻打泉州,郑成功带了五千兵马过来,郑鸿达带了七千步兵,三千水师共一万多兵马来。郑成功有安平从陆路赶赴泉州,郑鸿达由海路赶赴泉州,相约在泉州城外的桃花山下汇合。

    六月三十ri郑家军出征,为了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次郑成功采用白天郑家军尽量找隐蔽的村落休息,晚上兼程急行。七月二ri,郑成功率部到达泉州城郊与郑鸿逹会师。

    虽然是郑鸿达写信劝说郑成功攻打泉州,也是他说会派一支劲旅来协助郑成功。但不管是辈分,实力c还是名望,注定这次攻打泉州要以郑鸿达为主,郑成功为铺了。

    桃花山下的将营,郑成功抱拳向叔父郑鸿达参礼道:“忠孝伯拜见定国公。”平ri里以叔侄之礼拜见郑鸿达自然可行,但在军中却是不太妥当。可郑成功也又不敢以军职来参见郑鸿达,郑成功为大将军c郑鸿达为都督,郑成功在军职上高过郑鸿达。再三考虑,郑成功决定以爵位拜见,郑成功爵位上低于郑鸿达,郑成功是忠孝伯c郑鸿达是定国公。

    郑鸿达听到郑成功这称呼时,鄂了下,然后苦笑地摇了摇头。不过郑鸿达最后还是没有对这称呼表示不满,而是微笑地对郑成功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森儿不用太在意。”

    郑成功抱拳回礼感谢道,“是。”

    看到郑成功这客气的样子,郑鸿达也只好将话题回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