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明海战的战役

    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ri本称之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之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征伐,征韩;朝鲜及韩国称之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之为丁酉再乱;中国称为朝鲜之役。这场战争由ri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1592年(壬辰年,中国万历年间,ri本文禄c庆长年间)派兵入侵朝鲜引起,短时间内就攻陷了朝鲜。因朝鲜的宗主国是大明帝国,是故朝鲜国主向中国求援,明神宗应请求派军救援,ri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大明帝国的行动受阻,丰臣秀吉也在战争末期死去。他死后不久,ri本军队全部从朝鲜撤退。

    郑芝龙集团力量的大幅度发展,对荷兰殖民者也造成很大威胁,荷兰船只一在中国海露面,就为郑芝龙集团截获,为此,天启七年(1627年)还发生一场驻台荷军与郑军的战争,结果荷军败北。

    明·崇祯六年(1633年)7月,新任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hansputans﹚为迫使明朝开放贸易,企图用武力强占大陆沿海,在刘香的帮助下,不宣而战,派出8艘战舰,对刚刚追剿刘香回到厦门没有戒备的郑芝龙部和明朝官兵发动突袭。击沉c烧毁和弄沉港内郑芝龙和明朝官兵的二十几艘战船。这些船只是郑芝龙的jg锐部队,也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海上武装船队,船上配备完善,架有十六c二十到三十六门大炮。

    9月,普特曼斯与刘香在台湾的大员汇合,准备再度进攻郑芝龙。

    福建巡抚邹维琏檄调诸将,大集舟师,准备痛击荷兰侵略者。身任“五虎游击将军”的郑芝龙担任战斗前锋,实际负责运筹指挥这场战斗。郑芝龙舟渡漳州海澄,誓师出发。不久在澎湖的遭遇战中,焚毁荷船一艘,生擒荷将一名,溺死荷兵数百。10月22ri,由郑芝龙带领,明军150艘左右的帆船(其中50艘为特大战船)在金门料罗湾追上荷兰大船九艘c刘香船五十多艘。郑芝龙报仇心切,奋勇当先,使用铁钩钩住敌船纵火焚烧战术,共焚毁荷兰快艇一艘,并捕获另一艘快艇。刘香临阵败逃,普特曼斯狼狈退回台湾。

    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c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

    郑成功并没有做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对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遭荷兰大员长官揆一(frederikyett)拒绝其投降要求之后,郑成功一度下令强攻热兰遮城,却遭遇荷军极顽强抵抗,郑军损失惨重。由于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北各地屯田c征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采长期包围的战略。

    永历十五年(1661年)七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巴达维亚调遣的援军抵达大员,除了六百多名士兵c十一艘军舰以外,增援部队亦为热兰遮城带来大量补给品与火药。

    八月中旬,荷c郑两军于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郑军大获全胜,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

    德籍荷兰士官hansjeuriaenrade叛逃,郑成功在其提供之情报的帮助下,炮轰击毁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碉堡,使热兰遮城之破终成定局。十二月八ri(1662年1月28ri),荷兰大员长官揆一修书予郑成功,表示同意“和谈”。几经谈判,荷兰人终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ri(1662年2月9ri)向郑成功屈服,退出台湾。

    以下为个人随笔,可以不用看。

    一开始写这本小书,是因为看过关于郑成功事迹的书。对他的结局感到很遗憾,所以就想着写一本小说来弥补一下。

    在写这本小说前,是有怀着成为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