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赶紧赞道:“这位大哥有眼光,这个好,买了给嫂子带,一定好看,我也不瞒您说,这样式是仿珍宝斋的,那可是镇上专为大户人家夫人小姐做首饰头面的地方,咱这材料虽比不上,可做工却也差不到哪儿去,这簪花虽不是金也不是银,可也是实打实的铜,不信你掂掂分量,实心的,价钱也公道。”说完,拿手比了个数。
其实,在后世,哪怕是地摊货也要比这世道的高级货要精致许多,单讲做工张逸是绝对看不上眼的,她拿着簪花,侧头看了看挑线的沐秀儿,除了发带,头上就只有一根木簪,再无其它,被人说了那么一通话,不免就有些心动了,拿着簪花的手伸到秀儿面前:“秀儿,你看这个怎么样?”
听到问话,沐秀儿转过头看了看,东西倒还不错,没想到这人是要给自己买的,只当是她看中了:“你喜欢?”
这是有门了,不等张逸回话,那小货郎见缝插针:“大嫂子,这是大哥亲自挑的,肯定是喜欢的,您带上一定好看,那书上有句文邹邹的话怎么说来着的,对了,那个啥,女为悦己者容,大哥挑大嫂子带,这是顶顶好的事。”
他嘴皮子麻溜说者无心,偏这无心的话使得两人都起了小心思。
张逸抿了抿唇,有了决定:“秀儿,我看不错,买了吧。”
“嗯。”这素来节俭的人竟也爽快答应了。
接着又挑了几股丝线,剪了一段红绳,加上这簪花,同货郎谈了价,说定后,不等张逸掏钱,沐秀儿先一步付了帐。
那货郎做成了买卖,三两下把东西包好了,咧嘴笑呵呵地把东西递过去。
张逸没想到她动作这么快,这一路,她怀里的钱还没动过呢,捏着钱袋的手犹豫了一下,财不露白,眼下也不适合在这地方争这些,她没多说,伸手抢着接过东西,提在手里。
零零碎碎又买了许多,篓子里的重量慢慢增加,细点了点,在这里要买的东西都差不多了,想到还要去别处看看,就没有再如之前那样悠闲慢步,两人决定直奔卖鸡的摊子。
鸡贩子还是上次的那位,一筐筐的鸡就在边上,收来的买卖的杂货也都摊着,只是这回,他的摊子边上还多了一头毛驴,驴边上有一个七八岁大的瘦弱孩子,很是突兀。
这不由得让沐张两人多看了一眼,张逸心中好奇,多问了一句:“大叔,这孩子是同你一家的?驴也是你的?”
“也说不上是一家的,这孩子和我是同村,他家要卖驴子,就顺带跟我过来了。”鸡贩嘿嘿一笑,“怎么,大兄弟,想买驴?”他也不等张逸答话,转过头:“阿晋,别傻站着,快给这位大哥说说你的驴。”
那少年忙上前一步,结巴道:“这是俺家的驴,叫叫小呆,两岁了,母的。”
听他同自己的学生同名,张逸不免生出了一份亲近,再听那毛驴叫做小呆,顿时让她有了兴趣,“你这驴要卖多少钱?”
阿晋看了看毛驴,神情有些不舍,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小呆它的腿不太好,只要二两银子。”
鸡贩听那孩子把底直接给漏了,忙打圆场:“大兄弟,这孩子嘴笨,这驴腿只有一点瘸,说来,它也是头义驴,年前这孩子放驴时遇上了狼,是这驴狠狠给了那狼一脚才没事的,腿也是那时候伤的,阿晋拉阿呆走一走,让大兄弟看看。”
阿晋听话地拉着驴在边上小走了个来回,果然,那驴走起路来微有点瘸,但也不是很明显。
“你看,我可没说大话骗你吧,这驴养得好,也有力气,磨磨,拉车,驼东西都能干,将来配了种还能生小的,二两是贱卖了,这孩子家也不容易,寡母带着个孩子,前儿他娘得了病,是为抓药急等着钱,才只能卖驴。”鸡贩子也是个善心的,一个劲帮着说话。
寡母带着孩子,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