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辆高速行动中的坦克,难度比较大。”

    张士心说出了这一句话,让在座的人再次沉默了一下。然后,一个德军将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光是顾着机动方面,那么火力以及装甲防护就必然会出现削弱。这样下来,不就是失去了装甲部队的作战意义?”

    “您说得也有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事实上也能说好几个问题我希望大家也能听一下。”

    “一辆坦克的机动能力高,那么就他的悬挂系统就等要更加强健,不然就机动性的优势。同时,一辆坦克的机动能力高,不代表火力必然会被减弱。就好比合理的架构下,以一辆高机动为模本设计出来的坦克,当然也能够在不严重影响坦克射击稳定性能的前提下,发展一款拥有不错火力的变形车。”

    “但是防御能力才是限制一辆坦克机动性的最大因素。就好比假如一辆大约70吨重量的坦克,拥有不错的火力以及防护,但是那速度可想而知,到底慢到怎么样一个地步。坦克一旦失去了机动作战的能力,那么它的存在比起突击炮还不如。同时,这样的坦克……打个比方,假如在东面的某些地形,能不能自由移动都是一个问题。”

    张士心说的是虎王在乌克兰一带所遇到的惨况。虽然苏军同样缺乏能够有效对抗虎王的手段,但是,泥泞的地形以及恶劣的气候,再次帮助苏联人摆平了这些万恶的虎王。

    可以说,陷入泥泞中的虎王车组,心中可以说有着无数的草泥马在奔腾。

    虽然说加宽的防滑履带有一点帮助,但是事实上效果不大。

    张士心很清楚,就苏联的那地形,不要说虎王跟费迪南,就是苏联人自己配备的t-34-76都尝试过在泥泞中呻吟的情况。

    可以说,苏联的气候加地形才是最大的坦克杀手,根据统计,除了不到二十吨的三号坦克以及变种车(情况没有这么严重而已),超过二十吨的玩意,在苏联的泥泞中趴窝的概率因为吨位因素而成正比。

    苏联人的坦克一样被坑了,但是量产的坦克相对来说比较轻一点,同时因为算是主场作战,很多坦克都能被友军救出来,战损程度没有德国人那么凄惨。

    张士心说的事情,让在座诸人再次一阵沉默,因为这方面的情况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过。

    这也难怪,现在的德国都只能用大型农用拖拉机的幌子来发展装甲部队,而且还都是比较原始型号的一号以及二号坦克,虽然说今年也开始了三号坦克的量产计划,但是这玩意,哪怕是最先进的三号l/m型,也只有在苏联被t-34以及kv-1的初期型号打得满地找牙的命。

    三号突击炮还有一些看头。但是那玩意不是后期型想要对抗老毛子的量产货,同样也相当吃力。

    过了好一会,希特勒才问道:“那么,张先生在中国使用的装备能够给我们借鉴吗?”

    张士心沉默了,虽然说他想将四号h型“倒卖”给德国人,但是德国人现在能够量产四号h型吗?

    张士心不知道,但是按照现在的技术而言,发动机的因素就能卡着德国的军工科研人员好一段时间了。

    与有样车的仿造相比,凭空生产出来的原型车,虽然说会有更多的弯路要走。但是,却能够发挥出一辆坦克的最好性能。

    而仿造,则是更加考验一个国家当时的技术水平。就好比一个非洲的部落,你让他打磨出同样规格的几个螺丝帽,都相当有难度一样。

    四号h型假如机动性不行。那么就根本不是一匹“德意志专用军马”,而是一只“残废骡子”了。

    假如说有需要的话。张士心就算将四号“豹g”装备型卖出去都没问题。因为它跟四号h型的底盘配备基本上没有差异。

    所以,张士心犹豫了一小会,才下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