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则认为,韩国虽然没有灭亡魏国之心,但获得函谷关、河东郡和鸿沟以西两百里之地的韩国实力已经大增!如今韩国三十万大军围困大梁,显然不仅仅是要求魏国交出魏齐这么简单,索要更多的土地才是韩国真实的目的。韩国如今虽然和赵国交好,但却不代表会一直和韩国交好!一旦韩国失去了制衡,实力远胜秦、赵两国,则恐怕会生出对赵国的觊觎之心。为了赵国的大计,保住魏国的实力,让魏国牵制韩国实属必要!至于长安君,虽然为质于韩,但韩国却不一定会拿长安君如何!毕竟,处死长安君就是彻底得罪了赵国,韩国应该不会做这种傻事!何况,赵国也不是和韩国真正的翻脸,不过是迫使韩国退兵罢了!
平原君则是更加为难。因为上大夫段干崇在面见赵王之前,悄悄求见了自己。段干崇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明确,那就是魏国希望自己可以把藏匿在自己府上的魏齐交出。如今韩国的态度已经很坚决了,不见到魏齐的人头,绝不收兵,魏国承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平原君爱惜自己的声誉,对此自然是矢口否认,没有承认魏齐藏匿在自己府上。但段干崇临走前却是言之凿凿的表示,既然平原君和魏齐无关,就不要阻拦自己去把魏齐逼出来!
从感情上讲,平原君是希望赵国出兵的。只要赵国联合齐国、燕国、楚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向韩国施压,韩国应该有很大的可能撤围、退兵。魏齐的性命也就因此保住了。这不仅仅的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赵国!韩国这次不仅在道义上也在实力上占据了制高点,魏国想要满足韩国的要求,不丢失一半的土地是不指望的。几乎可以确定,没有赵国干涉的话,赵国的南方屏障将丢失!
但从理智上说,平原君却知道。赵国出兵的可能真的不大。因为长安君的关系,赵太后是肯定不愿意让自己的幼子冒险的!要知道,如今。真正可以左右赵国政局的,不是赵王。不是自己,不是蔺相如,而是藏在幕后,表面上对赵国时局不大关心的赵太后。只要赵太后不同意出兵,赵王就不能下达出兵的命令!
联想到三日前,韩国丞相张平在宫中当着自己和赵王的面,对赵太后所说的那一番话,平原君不禁暗暗叹息。魏国想要指望赵国出兵,怕是无望了。
事实也正如平原君所想的那般,自从段干崇抵达邯郸后,虽然多番活动,但成效几乎没有。能够在赵王面前说上话的宗贵大臣,总是不肯表态支持援救魏国,哪怕段干崇送出了厚礼,他们也是顾左右而言他,不肯透出一丝口风。甚至,有些人在段干崇多次连番求见后。干脆闭门谢客,称病不出。
最后,失去了耐心的段干崇只能用重金收买了平原君府上的一名门客。才得知为何像平原君这样的人也不肯表态是否同意支持援救魏国。原因很简单,赵太后把赵国八百石以上的官员全都召集起来,表面谁要是敢支持出兵援救魏国,他必定以手中拐杖杖责对方,罢其官,削其职。段干崇更是从这名门客口中得知,在自己抵达邯郸的三天前,韩国丞相就已经抵达了。赵太后也是在那个时候许诺,绝不干涉韩国攻打魏国一事。
表面上看。赵国是担心在新郑为质的长安君有危险,但实际上。韩国为了拉拢赵国,也付出了百里的土地!韩国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不但同意把赵国前不久才割让的中牟之地归还给赵国,更是免去了救援赵国时赵国许诺的三座城邑!赵太后原本就看魏国不爽,如今,也乐得作壁上观!
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段干崇只能感叹时也命也!韩国又一次走到了赵国的前面,也许在包围大梁之前,韩国就料到魏国会向赵国求援,而韩国更是提前堵死了魏国向赵国求援的这条路!赵国得了便宜,也得到了尊重,加上长安君在新郑为质,韩国拿此隐隐威胁赵太后,赵国也就就范了!即使蔺相如一再上书陈说利害,奈何赵太后心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