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服役的人权衡了下,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更多的人纷纷拿出家中的积蓄,换来此次的平安。

    人就是有从众效应,大家都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肯掏钱来买平安,所有的人都会出来买。一百五十个刀币看似多,但和自己的小命比起来,又不值一提。不过是辛苦一年罢了,这个钱值得花。许多人可是记得,平舒城有几次也是接到了征召青壮上战场的旨意,可那几次,最多活着回来的也不过是五分之三,能够完完整整回来的,更是不到一半。谁又能保证,自己的运气那么好,会是那幸运的一半人呢!

    似乎意识到买官们的“慷慨”,卖客将自己替人服役的价格抬的越来越高,渐渐超过了两百个刀币。但人群的购买“热情”已经完全调动了起来,近乎抢人般地自己哄抬着价格。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早不下手就被别人抢走了。一桩桩各取所需的交易顺利达成。留下的人越来越少。

    闲汉毕竟是少数,敢于替人“活命”的闲汉要么命硬,要么武艺高强。很快,这些人都有了买家。双方各自谈拢好了价格,一拍两散。赵虎饶有兴趣地看着闲汉们气定神闲地在一刻钟之内,就赚到了自己生平从未见过的那么多的钱,心里面暗暗流了口水。如果有这么多的钱,自己的父亲的病怕是可以好了吧!犹豫再三,赵虎还是没敢上前加入到闲汉的行列。也就是在赵虎犹豫的时候,买卖的双方各自散去了,街角变得空荡荡,除了赵虎,再无一人。

    赵虎清楚地记得,最后剩下的一个闲汉成交的价格最高。足足有二百二十个刀币。这也吓退了几个很想雇佣他服役的几个买官。随着闲汉们由多到少,由有到无,不少被抽到服役的买官失望而去。这一幕,给赵虎很深的印象。

    这次的服役想来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否则上头的大人们不可能要求明日就出发。赵虎长叹了口气,准备折身回家。今天的钱财还没着落呢!这都晌午了,再不想些办法。父亲的药可就只够今晚的了。医师说了,如果断了药,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赵虎转身的刹那,街角猛地出现一个急匆匆的身影,伴随着“等一下!等一下!”的声音,硬生生让赵虎回转过身。赵虎转身。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步伐急促、满脸汗珠的中年人,看他的体态就知道,对方一定疏于锻炼,可也从侧面反映了,对方的家境殷实。道理很简单,你见过一个食不果腹的人大腹便便吗?

    “请问……”周围只有自己一人。赵虎很确定对方喊的肯定是自己,但问题是自己确确实实不认识对方,赵虎这才疑惑地开口,想要问询对方的来意。

    来人却是连连摆手,止住了赵虎。喘着粗气说道:“终于让我赶到了!说吧!替我服役你想要多少钱?”

    来人名叫张明。家里面做些小生意,家境颇为殷实。这一次,张明不幸被选中。成为要服役的五百人中的一员,因此可是急坏了。接到里长的通知。立即就急匆匆往这里赶,可是紧赶慢赶,还是迟了一步。平舒城里的闲汉本来就不多,也就三四十人而已。虽然舍得花钱雇人帮自己服役的人也不多,但这次是上战场,不比往昔,总有人舍得花钱买平安。张明自然知道有价无市的道理。

    在来的路上,张明接连听到几个不好的消息,往年不过一百多个刀币的价格现在已经上涨到两百多,就这样,那些找到替自己服役的人还沾沾自喜。张明已经做好了被“放血”的准备,当然前提是自己的速度够快,能够抢在别人出手前拿下所剩不多的闲汉。

    跑到近前,看着眼前这个魁梧的青年,张明不由感慨自己的运气实在不赖。赵虎的早熟和自小打磨的身体成了张明误以为对方是闲汉的最好证据!毕竟,敢卖命替人服役的,身体不行怎么可能从战场上活下来。而赵虎一身的补丁似乎也成了另外一种证据——这年头,家境殷实的,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