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语间自信满满,都不由得心里踏实些。

    周皇后知道义妃的过往,知道她与余翔有一段交往,平素义妃老成持重,不靠谱的话不会说。

    见义妃这么说,周皇后心里有了主意,说道:“如今,京城人人人自危,我等要平稳下来,京城百姓才能心态平稳,这个时候,不能给万岁添乱,大家各归各位,严守岗位,不许慌乱。”

    这些后宫嫔妃们应承下来,便各自散了。

    周皇后又将义妃留下,详详细细地询问余翔许多事情,从为人到治军,问得极为详细,义妃有问必答,周皇后对余翔有了全面了解后,心里更宽慰些。

    正在此时,长平公主在一队宫女护送下,找到周皇后。见长平公主受到惊吓,宫女们又把皇上要手刃长平公主一事说了,周皇后大惊失色,连忙赶往御书房宽慰皇上。

    来到御书房,见崇祯在几名锦衣卫的保护下,坐在御书房,脸色灰青。甚为吓人。

    周皇后进屋,慢言细语,陈述利害,为今之计,让崇祯静观其变,勇敢面对。崇祯在周皇后的安慰下,逐渐静下心来,呆在皇宫,静观其变。

    ……

    一阵炮火后,宛平城头挂起了白旗,陈新甲的尸体挂在墙头,城内军兵哗变,青年士官杀了陈新甲,并打开城门。

    城门洞开,余翔率兵进城后,留下一支军队接收降军后,大军并不停留,继续朝着北京城开进。

    崇祯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酉时,麒麟军抵达北京城,守城的宣大兵早就将城门大开,迎接麒麟军进城。

    许多百姓人家担心遭到战火连累,大门紧闭,屋里人听见街道上匆匆的脚步声和偶尔的几声枪响。很快又恢复平静。

    这一切都在百姓预料内,觉得没有什么事,家家户户在京城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中,居然安然入睡。

    崇祯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亥时,余翔率兵包围皇宫,赵嘉诚率领锦衣卫投降。

    余翔找到崇祯皇帝,并派太监通知各大臣,明日继续早朝。

    皇宫所有卫士全被撤换成为手持钢枪的麒麟军。

    至此,麒麟军两个月从河南,势如破竹,攻破京城,崇祯时代就此过去,余翔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

    麒麟军连日行军,接连作战,既困又乏。十几万的麒麟军几乎将整个京城都站满,余翔有令,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百姓家,不得骚扰百姓,违令者,格杀勿论。

    麒麟军治军严谨,那些半道投降加入麒麟军的士兵更加谨慎,都知道违背军纪的后果。两罪并罚,比普通士兵罚得要厉害得多。

    京城大街小巷,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满了麒麟军,士兵们被允许就地睡觉,他们抱着钢枪,靠着墙根,沉沉地睡去。

    更要命的是,后半夜下起了雨,一些士兵在睡梦中被淋湿,他们又躲在老百姓的屋檐底下。

    这些士兵实在是困极了,顾不得浑身湿漉漉的,靠着墙沿又睡着了。

    第二天,当百姓打开门,他们惊喜地发现,京城内到处都是麒麟军。很多人浑身湿漉漉,还在熟睡中。

    这么多军队,居然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百姓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一些人为了不打搅麒麟军士兵休息,又偷偷地把门关上。

    有些岁数大的,还从家里拿来被子,给士兵偷偷地盖上。

    有些士兵惊醒,连忙推辞,说什么也不接受。并说这是军纪,请求谅解。老百姓们在心里更佩服麒麟军。老百姓很快地就接受和认同麒麟军,发自内心地将麒麟军称作是百姓子弟兵。这句称呼中,包含了千言万语,他们将士兵看做是自家的孩子,看做是自己的兄弟,这种称呼是种至高无上荣誉。

    一些百姓,还担心麒麟军遭雨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