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别说是今天,估计三天内很难轮得到,客栈里住得都是常客,很少有退房的。”

    中年客商从袖子里拿出一块银子放到伙计的手里说道:“我们远道而来,还带着闺女,前来做生意,顺带到婚姻介绍所给闺女在新村找个姑爷,你就行行好,帮帮忙!”

    客栈伙计客气地把银子还给中年客商道:“这银子可不能收,收了这银子,我要被赶出新村的。”

    中年客商无奈地收回了银子,焦急地说道:“你看,我们好几口人,总不能睡大马路吧,你给指点一下,我们投宿在哪里合适?”

    伙计是个热心人,他说道:“我们每天都能遇到像您这样的情况,其实镇上还有其他客栈,还有一些私房出租,你可以去住,那里条件可能差点,但价格比这还低,如果你发现哪家宰客或者服务态度差,你可以去商务所投诉,一经查实,那家将会被严惩,在镇上,你放心吧,买卖公平,安全放心!”

    中年客商听伙计这么说,宽了些心,他继续问道:“请问新村婚姻介绍所怎么走?”

    伙计出门,指向后街道:“婚姻介绍所就在后街,你前面拐进去就能看见。”

    中年客商在登记本上做好登记后,驾车去了后街。

    陈知府第一次听说婚姻介绍所,他用眼光征询赵嘉诚的意见,赵嘉诚也点头表示感兴趣,于是,他们跟着中年客商的马车来到后街。

    走在后街上,他们非常惊讶,原本以为后街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没想到非常干净整洁。

    在后街的一个拐角处,发现有很多人排队,队中居然有好些年轻的女子,极为罕见,一般未出阁的大姑娘,很少出门。

    陈知府瞅见那个中年客商自觉地排在队伍后,他好奇走上前去,朝婚姻介绍所内看去。

    见屋里有几个人妇人正在忙碌着,只听见一个老年妇女的声音道:“郑老伯,你别着急,现在新村在种植红薯,还腾不出时间来相亲,等过来这段,就会有消息了,你回家耐心等着吧。”

    一个老者声音焦急地说道:“我说张婆婆,先前是你主动上我家提亲,说是要把我闺女许给穆晓二,我们在家天天等,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如今我都把话放出去了,现在亲戚们都知道我要和新村结亲,如果这事黄了,说出去还不招人笑话?”

    老者所说的张婆婆正是媒婆张大妈,人称外号媒婆张。

    媒婆张说道:“张伯,你的事我记挂在心了,回头我去催穆晓二,他现在是清洁大队大队长,忙得很,平时没有时间,你再等等,你看后面有这么多人排队呢,我这边忙,你先回去听消息吧。”

    老者还不死心,央求道:“我们全家都焦急地听信,连嫁妆都准备好了,要是实在不行,我们不要彩礼钱不要总可以吧,早些把日子定了,省得我成天担心,再说我们亲戚连着亲戚,你就帮帮忙吧!”

    说罢,这老者从袖子里掏出几个铜钱,放到桌子上说:“张婆婆,这是我给你的糖水钱,我闺女的事就托付给你了。”

    媒婆张大妈忙地把钱塞给老者道:“现在我可不是以前的媒婆张,要是搁在以前,我会放心大胆名正言顺地收下,可现在,我是婚姻介绍所所长,介绍对象,是我的工作,要收下了,我就对不起里长,你把这钱拿回去,如若不然,我就不替你闺女保媒。”

    老者没有法子,只好收回了铜钱。出了门还摇头道:“现如今,闺女倒贴进新村都难,早知道,把这事促成了,就省心了,哎~”

    陈知府和赵嘉诚看得面面相觑,这世上还有上赶着要把闺女嫁给别人,别人却挑三拣四,推推拖拖,这种事情还是头一遭听说。

    陈知府忙地截住老者,问道:“你为何要把闺女硬是嫁给新村啊?”

    老者一听人问这,叹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