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席话说得吴耀祖面红耳赤,他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寨主竟然如此博学多才,字字如刀一般,顿觉羞愧难当,吴耀祖本是聪明之人,只不过一时钻入死胡同,不得自拔而已,如今被余翔点醒,便生出诚心改正的念头。

    余翔见吴耀祖的神情变化,知道他已是有所醒悟,不便再一步让他难堪,毕竟读书人,把面子看得比性命都重。于是直接问他道:“你真心想在新村谋一差事吗?”

    吴耀祖道:“小人真心所想!”

    余翔道:“那你登记一下吧,顺便把你的妻子和孩子登记上,随后我有重要差事交付与你。”

    吴耀祖心下惊喜,有种绝处逢生的感觉,他忙躬身施礼,然后亲自前往书记处提笔登记。

    余翔这才仔细打量他,见他面颊清瘦,身板单薄,头发已经花白,他身上的衣服虽然已是补丁重重,不过倒是干净利落,他毛笔字写得工整漂亮,一丝不苟,余翔心内叹道,这人还是有一些才气的,只是迂腐固执,与自己以前何其相像,如果给他机会,他或许会做得很好。

    余翔再看他登记的信息,娘子名叫张氏,擅长纺线织布,有两个孩子。

    吴耀祖登记完便带着全家人来到余翔的跟前。

    余翔问道:“两个孩子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吴耀祖道:“老大十岁,叫吴天明,老二八岁,叫吴天亮。”

    余翔摸着两人的头,看着他们衣衫褴褛,心里不是滋味,自己小时候家里虽穷,但还能穿得上一身整齐衣服。而这两个孩子简直是衣不遮体。

    余翔把眼光再次投向人群,喊道,“有谁识文断字,请走上前来。”

    从人群中走出几人,其中有两个年青人,正是刚才走到门口又返回来的那两人。

    余翔指着那两个年轻人,让他们走上前来,两人领命,一前一后的走来,只见走在前面一人,眉清目秀,身上透出一股华贵之气,余翔好奇地看他在登记册上留名:侯方域,归德府人。

    余翔心内吃惊,侯方域是著名的**才子,怎么落得这番境地,他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编成名剧《桃花扇》,该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余翔心底吃惊不小。

    余翔再看另一人,微微发胖,衣服虽脏,但穿着齐整,约莫二十来岁的年纪。那人登记:吴伯裔,归德府人。

    余翔心道,原来雪苑前六子中的二人在此。

    余翔故作不知,问他两人道:“你们可认识?”

    两人均点头称是。

    “你们是归德府人,以后有何打算?”余翔问。

    侯方域道:“天下不太平,我等本打算前去苏州,不想被贼人掳掠,现今盘缠皆无,想先住下,苟延残喘,再做打算。”

    余翔道:“如此甚好,如果你们完成我交给你们的事情,我定会资助与你,前去苏州。”

    两人齐声道谢。

    余翔让人将吴耀祖夫人张氏和两个孩子带去安顿。张氏千恩万谢,满脸喜悦,见寨主似乎很赏识自己的夫君,感觉吃了这么多年苦,如今总算看到希望了,不禁感慨万千,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余翔则领着吴耀祖、侯方域和吴伯裔三人来到一间屋子,他指着一堆账本说:“你们把这些账本的账目理出来,这里由吴耀祖负责,你们两人听候吴耀祖的安排就是。”

    三人领命,铺开笔墨纸砚,认真地翻开账册,忙碌起来。

    余翔走出屋子,和红娘子一行人来到古宅,早有扛着大刀的兵丁把守在大门两侧,院子里则跪满了人。

    余翔跨步进院,跪着的人见一个年轻人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进来,便猜到了来人的身份,大家都一个劲地磕头,哀求道:“寨主饶命!寨主饶命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