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演。现在他待在徐汝愚哨帐之中,一同主持军制改编。羽咋军镇军将多半得过他的提点,张仲道兄弟武艺更是由他一手造就,后来才得陈昂传授族中密艺,所以他的声望之隆盛,在宛陵一时无俩。在他的支持之下,徐汝愚治下一百二十五名军士,相当配合。

    徐汝愚以伍为基础,将除伍员之外的二十四人分为四令,每令六人。由全伍军士共推选出四人为小令,每人分领一队。另规定:战时,伍员身亡,由第一人顶上,第一人死,依次由第二人顶上。战前,小令须在队中指定可以暂替自己之人。这样就不怕战时因伍员c小令身亡而导致基层指挥体系涣散。

    徐汝愚说道:“战时越级发号司令,住住不能准确传达作战意图,骑兵阵形更难保证完整,当年吴储曾言,战时骑兵相互冲刺穿插,谁能更加有效保持组织体系,就能凝聚更大战力,主宰战局走向。骑兵阵形比步卒更松散,也更容易涣散,因而需要设置更小的作战单元,才能在战时更方便维持阵形。”

    长叔寂虽不明白徐汝愚何以知道吴储所说的话,但是以他从军数十年的经历,觉得此言甚是。

    徐汝愚又说道:“其实按我最理想的做法,乃四队一伍,四伍一哨,三哨为锋,三锋为营,三营设一统制,共计骑兵三千人,才是骑师营较佳的军制。并且在硬角长弓c床弩c石炮弩广泛用于战事的现实之下,骑兵冲锋的中坚地位逐渐由步卒取代,骑兵将更多出现在两翼。因而影响其机动姓能的明光鱼鳞铠,应当换成更轻便的犀皮甲,为冲锋所设的丈二至丈五长的戟矛也应被厚背长刀类的短兵器取代,青州鬼骑虽用戈器,长度却远远短于现制的长戟,只有八尺,另配制长弓c长匕。故青州鬼骑与敌遇,俱从侧翼乃至其后楔入敌阵,因其军制为六人雪花形,与敌相接,散入其中,六人一组剿杀散逸六敌,所以百战不殆。这就是散星阵术。”

    “我终于明白为何承继吴储鬼骑的青州精骑为何战力不强啦,原来伊家将轻装简器的骑兵依然用于正面冲锋。”方肃掀帘走入,朗声说道。

    徐汝愚忙问:“方师兄为何出现此处?”

    方肃笑道:“二叔说你想改革军制,让我前来相助。如此看来,我是来对了,不过不是相助于你,而是跟你学习。”

    徐汝愚惶恐欠身,说道:“方师兄取笑汝愚啦,汝愚全无带兵经验,所言都是空话,正需方师兄这样身经百战的将帅之才相助呢。”在座二十余名伍员c小令一齐起身致意。

    方肃给长叔寂见过礼,拉过徐汝愚手一同坐下,说道:“你我也不是外人,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直说就是。”又说道:“我初时与青州骑兵交手,慑于吴储威名,说实话真是有些心惊胆颤的,后来也不见其有特别之处。现在经你提点,才明白过来。虽然,青州精骑速度优于我宛陵,但其正面冲峰时,却很是不利,我宛陵步卒所用的雍扬硬角长弓,射距二百步,六十步之内可射穿一寸半的漆皮木盾,其精骑所持的是轻型藤盾,在这段距离之内伤亡最大,并且两兵相接时,其戈短于我宛陵的长戟,又是不利。只有有两军混战时才能发挥他的军制优势。因而屡次与之交锋,我军总是避免被他冲入阵中。”

    徐汝愚说道:“步卒伍员编制在平川之地弊处还不是太大,只要不被冲散,就有足够的空地重新结阵拒之,以干爹之能,定然知道应对之法。”

    方肃说道:“实是如此,宛陵加强训练伍员的指挥能力,但是,两军相接时,雍扬长弓射速慢的弊端会比较突出,青州精骑短弓效率明显较高我军,并且近身接战,长戟对所持军士要求较高,营军尚行,卫军就相当吃亏,不及其短戈灵活。”

    徐汝愚低头沉思一阵,方迟迟说道:“一伍需增加两面高盾,达到四面,防其精骑近射,又防其冲刺。旧朝陈规在《樊川见闻录》的兵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