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随着平显上高度数字的不断增加,起飞后还不到两分钟,“宸龙”双机就已经平缓爬升到超过一万米的飞行高度。

    在赛前研究过“赤峰”双机的典型战术,这两位选手一般都是抢先爬升进入交战空域,然后利用机载雷达的下视模式发现敌机c并发动猛烈的导弹齐射,边超这次索性就选择了针锋相对的爬升接敌战术。

    在设计时就很重视高空高速能力的歼10,为提高机动性而有较大的静不稳定度,不能成为一架极速突出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却也有相当不俗的高速特性。指挥“宸龙”双机保持密集队形,在一万一千米高空搜索对手,这种作战方式,不由得让边超想起了父亲讲过的一些陈年战例,高空高速的对抗模式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战术,在当今时代已经显得有些落伍,不过偶尔体验一把的感觉倒还挺新奇。

    从赛前的资料分析得知,“赤峰”的歼8战机装备的是原产自苏俄的8雷达,这种雷达的探测能力和歼10的147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说是半斤八两,现在都已经不是什么先进的型号。

    基于rs上的一定差距,龙云估计1473型雷达对歼8战机的迎头探测距离大概是在九十千米,而“赤峰”双机对自己的歼10发现距离,则应该不会超过七十五千米。

    为了充分利用雷达探测的不对称优势,避免被对手偷袭,龙云双机在短暂的编队飞行后就远远的左右疏开,开始在超过万米的高空中平飞搜索。

    按照的比赛规则,双机对抗的接战空域半径只有五十千米,对现代喷气式战斗机来说是相当狭小不过从进入接战空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分钟,“宸龙”双机的位置也接近了空域中心,却还是没有发现对手的踪影,眼见多功能显示屏上也没有一点提示,边超有点疑惑的在座舱里四处张望。

    天空中的选手,暂时搞不清楚空域中的情况,在地面上看转播的观众倒是很明白,现在“赤峰”双机的行动是有点另类,他们竟然已经爬升到一万四千米的高空,在对战区域边缘伺机而动!

    这种情况,边超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他们能从容应对吗?

    地上的观众捏了一把汗,正在空中紧张索敌的边超,也在猜测对手可能采取的一些战术。对于没有预警机和地面导引支持的竞赛来说,发现目标是战机的第一要务,他现在估计“赤峰”双机的高度只会比自己更高,同时距离也还很远虽然装备了两台的机体较为沉重,推重比相较歼10并不占优,如果高度上又没有优势的话,一旦被“猛龙”抓住就肯定跑不掉,这一点他们清楚,“赤峰”搭档想必也是很清楚的。

    想到这里,边超倒是放下心来,毕竟歼8的标配超视距武器只有半主动雷达制导的p11,倒也算不得很棘手,于是他切换雷达到上视模式,继续和刘威向空域中心接近,哪怕对手先发现他们也不担心。

    p11型导弹的威力,他之前还没有见识过,正好今天来尝试一下!

    就这样飞出了不到五千米,雷达告警器就很尽职的开始鸣响,从显示屏的指示信息判断,边超发现“赤峰”双机已经跑到了他们身后的八点钟方向。

    不知不觉就绕到了身后,就是说刚才双方都在互相寻找c结果都漏过去了吗?

    既然已经被发现,也没必要再保持无线电静默,边超在频道里简单的和刘威联络一下,提醒他注意对手的超视距导弹攻击,然后就进入大坡度的侧转,准备调头迎敌。

    在一万多米的高度发生战斗,“宸龙”双机一边压坡度完成转向,一边开启加力加速,准备在加速突破音障后发射自身携带的p12型主导雷达制导导弹。就在这时,边超座舱里的雷达告警设备提示发生了变化,大概是他们刚才的机动方式让歼8的8雷达短暂脱锁,“赤峰”双机误以为他们是在大机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