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些压力,这也是和长跑比赛差不多的。
但是就在这时,发觉视线中的对手尾焰亮度开始发生变化,龙云凭借经验发现詹姆斯似乎是又开了加力在提速,他开启座机配备的s系统,用交联的激光测距器测量一下目标距离果然,这时候两架战机之间的距离在增大,已经快拉大到十千米了。
这个詹姆斯,他在使什么花招?
发现对手在开加力提速,龙云很快判断了当前的局面,他没有跟着开加力追赶,而是继续不紧不慢的保持原有速度飞行。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龙云是以自己的估算为依据。
说起战机竞速赛,不少人的第一想法都是类似1方程式那样的疾速狂飙c或者说觉得极速更高的战机就一定能取胜其实完全不然,因为战斗机的高空最大平飞速度都是在引擎加力全开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而这种情况下的燃油消耗是极其惊人的。
举个例子来说,像s27s这样以大内油著称的远程战斗机,如果真的把两台31引擎加力全开冲刺飞行,只需要不到一刻钟就能把全部九吨多的机内油量都烧光!换句话说,s27s在保持最大平飞速度做冲刺飞行时,航程只有可怜的五百千米,很显然这种不顾一切的飞行方式是不可能用于长距离竞速赛。
至于现在的情况,以15机内油箱的六点一吨燃油,和100p220发动机的17n千克公斤推力每小时左右的加力油耗,是断然不够詹姆斯全程使用引擎加力c大手大脚挥霍所以如果美国人的判断没有出现问题,那他就是在采取一定的佯动战术,希望自己会担心被甩下而冒冒失失的开加力尾追,从而在这个被动提速的过程中消耗更多的燃料。
有了这样的判断,龙云谨慎的继续保持马赫零点八的速度跟在15身后,在如今这种晴朗天气条件下只要别落下太远,他完全可以把对手保持在视线之内与此同时,他的飞行操作也格外细致,避免频繁使用气动控制面而造成不必要的额外阻力。
比赛毕竟才刚开始,就让对手飞远一些又有何妨?
打定了以不变应万变的主意,龙云接下来的飞行一直都非常平稳虽然经过对s系统捕捉到的目标反复测距,他知道前面的15一会儿加速会儿减速,始终都在采取欺骗式的钓鱼战术,却始终也没有搭理对手的佯动。
和风格沉稳的龙云相比,詹姆斯现在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
和后面怡然自得c飞行平稳的对手相比,经过一段时间的变速飞行,眼见导航信息提示半程标识点在望,驾驶正处于一点四马赫高速的15,詹姆斯攥住操纵杆的手心里已经有点潮热。之前的半程飞行里,一直使用断续加速战术c期望迷惑对手的他,不断的在座舱里回头观望,但是任凭自己如何仔细的搜索观察,也见不到那架灰色“侧卫”的踪影。
湛蓝如洗的天空中,除了四处飘散的片片白云之外简直就什么都没有如果不是与基地的无线电联络一直完全正常,他几乎都要以为对手因故退出了比赛c或者干脆就是飞错了航线。
这个可恶的慢性子,他怎么还不赶紧追上来,真的一点都不担心被自己加速甩掉?
由于之前反复的进行变速飞行欺骗战术,非但没有让后面的中国人上当,詹姆斯反而消耗了相当多的机载油料。
低头看一看油量表,前半程的接近五百千米航程让他消耗了接近七千镑的航空煤油,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到燃油总量的一半,但是他很清楚采取跟随战术的“侧卫”存油很可能更加可观,后半程的争夺只怕会更激烈。
这样的竞赛态势,不得不说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本来以为升空之后,就会和对手来一场奋勇争先的速度竞赛,如今却发现驾驶“侧卫”的中国人显然通盘考虑了战术安排,争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