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由抑制变成了放任。

    光武帝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弊端。然而,他以“度田”1之策略一试探,发现豪强大族的势力已经再难抑制。为了新建立的东汉政权的安全,刘秀只得默认了豪强们的特权,不再试图压制。

    连皇帝都奈何他们不得,如此一来,天下间的豪强大族,便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势头。以至于作为官员补充阶级的士人,几乎大半都出自各路豪强大族。

    豪强大族在朝廷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则汉家天子的权柄便开始缩水。历任汉家天子当然不肯容忍这种臣强主弱的局面,自然要想方设法重新夺回权柄。

    为了试图强化自己对朝廷的控制,以便于和朝中的豪强世家大族争夺权柄,历任汉朝天子都不得不扶植外戚和宦官来充当打手,为自己冲锋陷阵。

    以外戚与宦官自身的实力,当然算不上有多强大。然而,天下豪强世家那么多,自然不可能都是一条心。为了压倒其他的豪强世家,让自己的子弟更多的入朝为官,分享朝堂权柄,豪强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相互倾碾。

    为了自家的私利,一些势弱的豪强,便投靠到外戚与宦官一方,通过打击其余豪强,为己方的上升铺路。如此一来,那些入朝为官的士人,便分成了好几个不同的派系。有投靠外戚的,有依附宦官的,也有严守独立性的,以及坚定反对宦官c外戚的。

    由于十多年前的“党锢之祸”,目前的汉室朝廷中,并没有多少反对宦官一派的官员。而由于大部分豪强大族,对宦官一系或明或暗的抵制,宦官一派只能够在中央朝廷里呼风唤雨,并不能真正把握几处郡县地方。

    结果,目前在大汉朝廷里最为庞大的一股势力,居然变成了以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为代表的中立士族派系。这一派系在朝廷中的立场,从来不会完全明确。他们既不会与皇帝正面对抗,也不会明确对被贬斥的党人一脉进行打击。

    因为对各方关系处理的好,中立士族派系不但被天子和宦官一派倚重,担负起治国的重任,而且也被潜伏的党人们视为可以联手的同盟,在天下士人中威信不低。可以说,无论是哪一派上台执政,都需要这些盘踞着从朝廷中央到地方郡县的官吏帮助,才能够有效的治理国家。

    当然,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之所以可以逍遥的做着中立派,是因为宦官一系和反对宦官一系势力相差并不悬殊的结果。如果一方被彻底的打垮了,那胜利的一方便会毫不客气的对汝南袁氏一派下手。

    为此,这一派需要在朝野中始终保有两个相互敌对的势力。哪一方势弱,他们便会暗中支持这一方。

    太平道之所以能够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发展迅速,与中立士人派系的暗中支持是分不开的。要不然,就算张角实力再高,毕竟只是一介布衣。别的不说,朝廷只要下一道旨意,宣布太平道是所谓的“淫祀”2,就可以让天下郡县大吏取缔太平道的公开活动了。

    可是,当太平道一朝发动了震动天下的“黄巾大起义”之后,意识到黄巾军所具备的强大破坏力,中立士人派系立刻感受到对自身的威胁,极为果断的确定了全力镇压黄巾军起义的策略。

    若是袁氏杨氏他们能够不改变暗中支持的立场,张角对张狂感慨着说道,只怕黄巾军早就进入雒阳城,完成“清君侧,中兴大汉”的目标了。

    从张角口中亲自说出来的黄巾军终极目标,让张狂真正感到有些意外。张狂之前对此就有些猜测,却觉得相当的古怪和不可思议。但是,既然张角都亲口承认了这一点,张狂只觉得整个黄巾军的浴血奋战,一下子变得相当的无谓。

    “内外俱起,八州并发”的百万人级别起义,最终的目标居然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为了匡扶汉室,实现大汉的再次中兴?

    这是张狂自从穿越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