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月中旬,初春,北国的寒风似乎也倦了,悄悄地回了家。北地郡的春天,已经渐露一丝春意,埋藏在土地里的生命悄悄的探出了头,杨柳树上,已经开始抽枝,整个北地郡已经尽显一片春色!

    是夜,北国的春风还带着几许寒意,坐在庭院内望着漫天的星辰的张诚缩了缩脖子,心中想到临阳郡的俏丽佳人,挥之不去的俏脸和背影,让张诚总是在寂寞的夜里魂牵梦绕!

    回到屋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张诚便出来走走,可当他路过大堂侧面书房时,却见着里边居然还亮着灯。张诚好奇,便走进去看看。

    书房内,杨文昭正埋头处理着公务,一边伺候的书吏居然已经睡着了,隐隐传来呼噜声。

    “把城南乡亲的户籍拿过来,对了,还有那个陵县的土地账簿,都拿过来!我要核对一下!”杨文昭埋着头,书写着什么。张诚到处翻找半天,也没有找出来。杨文昭有些不耐烦地说:“怎么慢手慢脚的,还有半个月就要开春了,照这个速度,什么时候才能整理完?”

    半天仍不见书吏把账簿拿来,他抬头正要发火,却看见张诚站在书堆之中,找着。

    “大人!你怎么来了?”杨文昭有些诧异地道。

    “看来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什么人都干得了的事!喂!起来!起来了!”张诚拍了一下正在睡觉的书吏,叫醒他。

    “啊!天亮了?啊!大人!小的一不小心睡着了,小的该死!小的该死!”书吏赶忙跪下,求饶道。

    “下去吧!”张诚摆摆手,让他先下去。

    “这事情着急,但也不能像你这么熬啊!你都连着两天没怎么好好休息了!”张诚宽慰地说。

    “这事能不着急吗?咱们一千多将士的家眷马上就要返回来了,这一来,可就不是一两个。每个将士家里少的,也就父母;多的还有妻儿,甚至还有兄弟姐妹,而兄弟姐们还有妻儿老小,这么一大帮子人一起涌过来。那可是三四千,甚至五六千上万都说不定!咱们手里读书写字的少,加起来也就这么十几个!人手不够,实在没办法啊!”杨文昭也是无奈,苦笑道。

    “那倒是!从现在来看,很多人来了又走,都在观望。但也有很多人留了下来,昔阳城,现在人口一下子暴涨到三千多。要是以这个速度,春耕之前,肯定还有更多的人口要涌过来!现在各县连个县令都没有,万一真有大量的百姓涌过来,昔阳县肯定安排不过来的!看来事急从权,只有把张老大这些大老粗先派下去了!”张诚皱着眉头说。

    “对!现在一切都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每个县都要配上两个书吏,张老大他们管大方向,细致的活儿,还得书吏来做!”杨文昭补充道。

    “好!就这么办!回头我就安排!你在这里统筹,我下去执行!”张诚摩拳擦掌地说。

    “这,这怎么行呢!您这个郡守不在郡守府坐镇,我一个丞史能干什么!”杨文昭有些惊讶的说。

    “谁说你就不能干了!只有你最合适!这种事情细致而且琐碎!我可没那个能力!你就在昔阳县统筹,制定方案!我去给你挣钱!这两天我已经出琢磨精盐的提纯办法!到时候咱们可就有大把大把的银子赚了!”

    张诚这两个月一直在实验如何提纯精盐的办法,他可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有为青年,以前对清朝的盐商的问题就一直特别感兴趣,于是对那个朝代出现的粗盐c精盐和青盐都有研究!后来他找到就读化学专业的朋友,专门针对精盐提纯的过程做过实验。

    其实盐,是将海水中富含的氯化钠,也就是所谓的盐分提炼出来产生结晶体,在经过一番处理后,也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食用盐。海盐的制作过程是将海水利用阳光暴晒,蒸发掉其中多余的水分,让盐分最终附着在泥土之上,剥离出来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