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官阶制度。将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而毎品又分正从两级。每级又分上下两等。因此实际是将官员的等级扩大为三十六级。而每一级都还有相应的官阶名称。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并分为文阶官和武阶官。

    文阶官

    正一品上 太师 下 太博

    从一品上 司徒 下 司空

    正二品上 金紫光禄大夫 下 银青荣禄大夫

    从二品上 光禄大夫 下 荣禄大夫

    正三品上 资德大夫 下 资善大夫

    从三品上 正奉大夫 下 通奉大夫

    正四品上 正议大夫 下 通议大夫

    从四品上 大中大夫 下 少中大夫

    正五品上 中议大夫 下 中顺大夫

    从五品上 朝请大夫 下 朝散大夫

    正六品上 奉政大夫 下 奉议大夫

    从六品上 奉直大夫 下 奉训大夫

    正七品上 承德仕 下 承直仕

    从七品上 承务仕 下 承务仕

    正八品上 文林仕 下 翰林仕

    从八品上 从事仕 下 承事仕

    正九品上 授职仕 下 修职仕

    从九品上 登佐仕 下 议佐仕

    武散官

    正一品上 龙虎卫上将军 下 金吾卫上将军

    从一品上 奉国上将军 下 辅国上将军

    正二品上 骠骑大将军 下 车骑大将军

    从二品上 骁骑大将军 下 飞骑大将军

    正三品上 征东将军 下 征西将军

    从三品上 征南将军 下 征北将军

    正四品上 卫国将军 下 安国将军

    从四品上 镇国将军 下 定国将军

    正五品上 广威将军 下 明威将军

    从五品上 宣威将军 下 信威将军

    正六品上 前将军 下 后将军

    从六品上 左将军 下 右将军

    正七品上 承信校尉 下 昭信校尉

    从七品上 忠武校尉 下 忠显校尉

    正八品上 忠勇校尉 下 忠翊校尉

    从八品上 修武尉 下 敦武尉

    正九品上 保义尉 下 进义尉

    从九品上 进勇尉 下 进威尉

    因此以后一般的官员通常都会有两个官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一个职官。为官员的俱体职责;一个阶官。为官员的级别高低。官职和官阶都是不能世袭的

    “爵” 则是一种荣誊称号。并无实权。但可以和官阶相对应。而爵位既可以授与官员。做为对官员额外的加封。当然也加一份俸碌。或者是在官员离休之后的恩赐封号;也可以授与普通百姓。商人。世族。以奖励他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相当于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并享有一定的特权;而且爵位还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世袭。另一种是不能世袭的。

    “爵” 分为五级。即:公候伯子男。而每级又毎为三等。其中候伯子男四爵。分为亭c乡c县三等。以候爵为例。即为分亭候c乡候c县候;而公爵则分为县c郡c国三等。共计是十五级爵位。最高的国公为正一品。最低的亭男为从五品下。

    虽然爵位沒有实权。也不算阶官。但由于公候伯子男这五爵的称号深入人心。因此还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而这也是高原称王的好处。如果高原还是武安君。肯定不能使用“公候伯子男” 做为爵位的称号。

    将官员的职c阶c爵分开。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一项重大进步。使官员的职权利更为完善和分明。要比以前的职c阶c爵一体要好的多。虽然在另一时空里。这一制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