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是大大打击了儒家学者的势头,也让一些其他的学者改变了立场,至少不在反对高原称王了。

    不过他们吵得再热闹,最终还是要由齐王建来拍板定夺。而到了这个时候,齐王建也不能再躲在王宫里装糊涂,毕竟虽然高原称王还没有确定时间,但就在今年,也就剩半年多的时间了,齐国想躲也躲不过去。

    因此在王宫里躲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以后,齐王建终于招集齐国的文武大臣议事,并且诏见博于淳和张良,当场将齐国的国书交给两人,请两人转回代郡去回复高原,齐国会派出使团,庆贺高原称王,只是要请高原正式下国书邀请齐国出席,并且告诉齐国举行称王仪式的详细时间。田克臧听了,自然是彻底放心,而后胜虽然不甘心,但齐王建己经下令,连国书都发下去了,也阻拦不了。好在齐王建只说是庆贺高原称王,并没有说要和组成合纵的事情。

    其实齐王建对高原称王之举到并没有什么异议,虽然现在的齐国是儒家的大本营,但齐国的王室对儒家一向不感冒。因为儒家的真正根基是鲁国,只是鲁国被齐国所灭,因此才被并入到齐国来。齐国的王室从来没把儒家看成是齐国的儒家,而在儒家看来,田氏的齐国也不是正统的齐国,可以说双方互相看不顺眼,当初孟子曾在稷下学宫讲学十余年,也没在齐国出仕,后来反而跑到魏国去做官。

    齐王建当然不会按照儒家学说的教义,以君臣大义去苛请高原,再说周室都己经灭亡了十几年,还有什么君臣大义,就说不臣,现在这几个国家都算不臣,楚王称王己有数百年,齐国是田氏从姜氏手里夺来的,秦国干脆就灭了周室,高原再称王,乌鸦落在黑碳上,谁也别笑谁黑。

    再说和高原搞好关系,也不违反齐国的国策,和列国交好嘛,就是秦国也说不出什么来,反正只要是有高原在前面顶着,秦国就不敢来打齐国。至于合纵的事情,齐王建又装起糊涂来。

    而淳于博和张良领命之后,也向齐王建告辞,转回到代郡。

    听完了两人的讲说之后,高原才明白其中发生了这么多曲拆的事情,因此道:“这几个月以来,两位一直在外奔波,实在是辛苦了,一段时间就在代郡好好休养,齐楚两国既然都己答应派遣使臣,来灵寿观礼,就可以暂时放一放吧,我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和两位商议。”

    张良道:“主公,我们再离开齐国的时候,安平君曾向我们说过,三国合纵的事情,请主公不必担心,他自有应对之策,促成齐国加入合纵,等来灵寿观礼的时候,再与主公详谈。”

    高原听了,也不置可否,老实说他对三国合纵的兴趣并不大,因为齐楚两国的国力虽然都超过了自己,但军队的战斗力却与他们的国力严重不符。楚国还好一点,在本土作战时,还是能够发挥出较强的战斗力,只是出境作战,就只能打个对拆计算。

    而齐国的军队就更不用提了,当初高原出使到齐国的时候,就和齐军打过,用不堪一击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虽然后来高原曾应田克臧的要求,向齐国派出了一批将领,训练齐国的军队,这几年下来,到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在齐军的内部训练作战中,受过代军将领训练的军队明显要比其他军队强得多,这也让田克臧十分满意。

    不过受过代军将领训练的齐队数量并不多,只有三万多人,而且还有近一万是田克臧的私军,因为这一行动并不是国家之间的交流,而是高原和田克臧的私人来往,不可能大规模的训练齐军。另外训练再好的军队,但只要是没有经历过战场的磨砌,也不能算是强军。

    而且齐军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有能力的将材,对于一支缺少实战经验军队来说,是致关重要的,一头狮子率领的綿羊可以打败由一只绵羊带领的狮子,这个道理高原当然是再明白也不过了。

    但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