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机。”

    刘秀听后思忖片刻,摇了摇头,道“

    “被屠府邸,皆有窝藏刺客铁证,而且刺客尚未抓到,父皇身处险境,太子率众保卫皇宫,勤勉有加,何罪之有。”

    吴庸听后一愣,半晌有些犹豫的道:

    “殿下,您说的虽然不错,但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况且‘英阁’两次挫败太子阴谋,只怕皇上百年之后,太子荣登大宝,一旦清算‘英阁’,就连殿下您也不能全身而退。”

    刘秀缓缓转头看了他一眼,脸色从容,淡淡道:

    “不会。”

    顿了一下,刘秀略作思忖,半晌才道:

    “吴庸,现在‘英阁’势力有些碍眼,灯会行刺事件,‘英阁’虽然救了父皇,但满朝文武都对这支势力多加揣测,并且太子军前日在‘英阁府’前受挫,太子岂会善罢甘休,所以这几日,先让‘英阁’众人出去避避风头,不要在洛京呆着了。”

    他摆了摆手,制止了想要说话的吴庸,继续道:

    “吴庸,你知道我们现在的处境,虽然明知这是天赐良机,但其中牵制实在太多,自从刘钊倒台之后,朝中大臣几乎都是太子一党,我虽然有平衍之功,表面上有暗影军可用,又有卫王表态支持,但实际上暗影军实难掌控,卫王刘弘文和我渊源颇深,几成仇敌,又怎会真心帮我,虽然我布局多年,韬光养晦,避了太子锋芒,但根基尚浅,尚难以和太子抗衡。”

    说完摇了摇头。

    吴庸听后张了张嘴,似乎有话要说,但终于强行咽下,没有脱口而出。

    刘秀见状,笑了笑,道:

    “今日怎么吞吞吐吐,有话直说。”

    吴庸一咬牙,沉声道:

    “殿下,圣上病重,太子封锁宫闱,占了朝堂,施行暴.政,草菅人命,胡乱杀人,陛下百年之后,你又束手无策,一旦太子继位,你和大汉将何去何从?”

    刘秀瞳孔瞬间收拢,眉头紧皱,脸带寒芒,沉声道:

    “吴庸,你心太急,现在还不到时候,只有时机成熟之时,才是拔剑良机,你要相信我。”

    说完看着吴庸,见他还是一脸愤恨,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现在虽然时局不利,但并非长久如此,父皇并不是如你所想,重病不起,他当年既文韬武略,雄霸天下,也能韬光养晦,容人忍事,他现在这番模样,只怕是做给别人看的,他是想看看,现在,在这汉国江山,是否有人急不可耐,想要篡夺他的皇位。”

    吴庸一愣,低头不语,沉思良久,终于抬起头来,微笑道:

    “多谢殿下指点,属下明白了。”

    刘秀点了点头,看了吴庸一眼,忽然微笑,道:

    “太子军以剿匪为名,在洛京城内杀人屠府,劫掠钱财,无恶不作,众口相传,不知是否传到了皇宫里面,父皇耳中。”

    吴庸一愣,道:

    “殿下,什么意思?”

    刘秀眼中精光一闪,缓缓道:

    “今日,我就到皇宫,探探父皇的口风,该有下一步动作了。”

    吴庸转头看去,只见刘秀目光深邃,如同广袤大海,让他看不通透,不知他此刻在想些什么。

    两人沉默下来,静默无语,各自想着心事。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不能踏错,现在该去见见父皇了。

    刘秀在心里这般想着。

    ------

    皇宫。

    宫中森严,气势威严,尚未走近,便能感到压力扑面而来。

    刘秀站在皇帝寝宫门口,等待内监通禀。他看着宫门,眼眸深沉如水,在这间屋子里,那个掌握整个汉国江山的老人,那个自己的父皇,心里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