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何要聚兵燕卫边境?既然其狼子野心,直接兵锋向我,岂不更好?”

    太子冷哼一声,回道:

    “刘弘文不过是想试探我们,看看他随意调兵会有什么后果,父皇,这种行径绝对不能纵容,否则后果难料!”

    皇帝看了看太子郑重其事的样子,在心里默叹了一口气,道:

    “那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太子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回道:

    “父皇,卫国作为帝国藩邦太久,何不趁此机会收回他的兵权?将卫国变成无实权的帝境?架空他的权力,由朝廷统一差派官员管辖,如此可以一劳永逸,免除后患!”

    皇帝听后目光阴冷,但面上仍带微笑,问道:

    “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收回他的兵权’?”

    太子回道:

    “既然刘弘文将兵马全部派到平衍,正好给我们便宜行事的机会,父皇只要下一道圣旨,安排官员前去平衍,接管整支军队,如此大事可定,天下可平!”

    皇帝听后大笑,指了指放置奏章的案桌,对刘秀道:

    “你将卫王奏章拿来给太子看烂。”

    刘秀依言走到案桌前,在两人注视下,翻找,半晌,才从里面抽出有“卫秘”字样的折子,拿过来,送给太子。

    太子急忙接过,翻开,看完之后,沉默良久,半晌才将奏章交给刘秀,退后一步,默然不语。

    皇帝叹了口气,道:

    “卫王刘弘文早已在数日之前呈上折子,称燕国有趁我国大败于景云,有觊觎卫国之心,他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据朕所知,燕国早就开始调兵遣将,有南下伐卫之意,嘿嘿,这一次恐怕又是少不了蜀国掺和。不过,刘弘文调兵一事,你宽心就是,朕自有分寸。”

    太子还想再说什么,但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就这样过了半晌,气氛在沉默中有些尴尬,好一会,太子才道:

    “父皇注意保重龙体,儿臣还有些事情要去处理,请罪告退。”

    皇帝点了点头,道:

    “退下吧,卫国的事,你再好好想想。”

    太子点头应是,转身缓步退出。

    步履间再也没有来时那般从容,略微有些发颤。

    皇帝目光平静,眼眸如水,看不出他心中有什么想法。

    寝宫内,只剩下皇帝和刘秀二人,静默相对。

    见刘秀在翻看折子,皇帝微微一笑,‘恐吓’道:

    “你倒是勤快,不怕朕定你私看奏章之罪么?”

    刘秀突然走下台阶,走到皇帝面前,站定,挺起了胸膛。

    一丝紧张感从心底涌了出来,激动的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

    韬光养晦数年,在洛京暗中布局几载,终于等到了二哥入狱,太子昏庸,卫王擅权,父皇病重这个机遇了吗?

    这是一个机会,抓住之后,前途光明,一旦失去,再等不来。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在皇帝疑惑的目光中,开口说道:

    “父皇,儿臣对此事,和太子看法不同。”

    皇帝一怔,旋即笑道:

    “好,你说。”

    刘秀回道:

    “燕国的确有动兵迹象,卫王应该早有情报,并暗中集结兵力,却没有上奏朝廷,直到发兵之后,才呈上奏章言明此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不答应都不行了,我想太子有句话说的不错,刘弘文是在试探我们。”

    他顿了一下,继续道:

    “而且卫王调兵戍边,恰好在我国新败之际,现在帝国四周虎视眈眈,卫王心里定有自己算盘,只是现在他不现在还不敢和朝廷公然翻脸作对,所以才递上奏章,以图搪塞过去,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