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百会穴处的头骨正是几块骨头缝合之处,刚出生的小孩头骨是没有长齐的,稍大些长齐以后,仍然有缝隙存在。以银针的细小,是能够刺进去的,只不过需要技巧。
甘松调整着自己的呼吸,银针就好像重新在自己的脑中刺一遍一样。
银针通过患者的头骨刺了进去。接下来,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头骨之下,便是软软的脑髓,一不小心,银针便会刺到脑髓,重者导致患者生命终止,轻者导致患者功能障碍。
在甘松的控制下,银针轻轻地捻动,慢慢地深入。
护士看到甘松的脸上有了细汗,拿起一张消dú毛巾,给甘松擦了擦汗。
这是手术过程中护士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之一。
甘松好像没有察觉到,仍然神情专注地盯着手里的银针。
银针穿过脑组织之间的空隙,终于到了yào物破坏之处,将银针固定在yào物的前面,有银针的阻挡,yào物不能通过神经组织进入脑海中,开始冲撞起银针来。但是,有甘松的cāo作下,yào物不能得逞,几次前冲无果后,yào物停止了攻击,与血液融为一体,躲藏了起来。
对甘松来讲,所有正气病dú,都是一种特殊的能量。
只要破坏掉、或是排除掉这种特殊能量,患者就会好起来。
这时,甘松取出两支银针,chā在了患者的太阳穴上,随着逐步的深入,患者的脑中好像有了新生力量,对与血液融为一体的dúyào进行强烈的排斥。
甘松一刻不停地捻动着太阳穴上的银针,不断增强正气,dúyào经受不住排斥,开始随着血脉外流,寻找机会走另外的道路。
这时,甘松又将银针chā向印堂、晴明、人中、承浆等穴位上,引导dúyào向外流出,封死dúyào的外流路径,采取围三缺一的办法,让dúyào按照甘松的意图向外流走。
随着下针,dúyào的流动方向在患者的皮肤上显示出来。
“印堂那个地方变黑了。”护士惊奇地道。
马静不解地道:“刚才甘松的印堂是红的,患者却是黑的?”
这时候,甘松仍然很小心,但不似刺向百会穴那一针那般受不得一点打扰,便答道:“黑色的便是患者所中dúyào的dúxìng,我的显示为红色,并不是dúyào,而是我自己的鲜血。”
一针针刺下来,甘松找准机会,一针将dú血定在人迎穴上。
“大功告成了一半。”
护士再次用毛巾给甘松擦汗,甘松不好意思地挡了挡手,道:“我自己来吧。”用左手接过毛巾,擦了擦。他不敢用右手去接毛巾,因为,右手待会儿还要拔百会穴的银针,如果手上沾了水,会影响到控制力。
看到甘松有些窘迫的样子,护士眉毛弯了起来,眼睛上的睫毛灵动地一翘,非常高兴地笑了笑。
把毛巾还给护士,甘松活动了一下右手手腕,轻轻抓住银针,开始拔针。
在甘松的捻动下,银针开始慢慢取出,当银针成功取出的那一刻,护士调皮地向甘松做了个“V”的手势。
甘松一笑,将患者太阳、印堂、晴明、人中、承浆等穴位上的银针取了下来,对马静道:“马医生,来,帮个忙,把患者抬来坐起。护士姐姐,请你拿一张消dú毛巾,多拿一点消dú棉花过来。”
马静解开束缚住患者的设备,托住患者的身体,甘松则抬着患者的头,两人一起使劲,把病人扶了起来。
护士把毛巾放到患者的口腔前,甘松猛地取下chā在人迎穴上的银针,患者的喉中霍霍出声,但dú血却吐不出来。甘松在患者的胃部使劲一按,一口乌血便从患者的口中喷了出来,喷到消d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