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我怕做不好。”
“那就边做边学,我给你找个师父。”苏城对此早就有了准备。80年代的高中不像后世,主要是考不上中专的人上高中,只有极少数有眼光的家庭,以及大城市的高中,才会出现好学生多的情况。
四姐徐凤能继续上高中,是因为三舅家那时的条件还好,分产到户后,吃喝不愁,加上荆山向来有送孩子读书的传统,这才坚持下来。
徐凤自然是愿意学点东西,他有点高兴,转瞬又摇头道:“城子,我愿意学。不过,家里的条件不好,你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我招工,然后上夜校?”
苏城无奈的道:“招工做什么?你看这样好不好,学会计就是当学徒,我让他们给你开工资。”
徐凤自然还是想上学的,高兴的点头。
苏城转头又问:“你到这里,有啥目标吗?”
徐凤脸上挂起红晕,小声说:“我爹说,让我想办法招工,再找个城里人嫁了。”
苏城哈哈大笑,道:“这没问题,你是我四姐,挑中谁了,给我说,你喜欢咋样的?”
徐凤性格温糯,但有着荆山人的爽利,脸红的同时,却大胆的说道:“我喜欢读书人。”
顺着她的眼神,就能看到外面忙忙碌碌的研究员。
苏城心领神会,道:“这好办,我让人帮你拾掇一下,你没事就来研究院帮忙,让你在这里慢慢挑。”
“不行,不行。”徐凤赶快摇头,道:“我没有城市户口,人家一听,就不肯要的。”
话间,她的眼里有点水晶化。
苏城的表情微变。看的出,徐凤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才20岁的女孩子,就要面对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巨大鸿沟,知道自己是中国的二等公民,苏城很难理解这是何等的痛苦感受。
“四妹,你想招工,就是因为户口?”
徐凤点头承认,又问:“你有办法?”
“我有办法给你办户口,不用招工。”苏城说着提起了桌上的电话。
五郎也迅速紧张起来,他没有通过招工的程序,因此也就不是城市户口。现在的收入虽然不错,但总是挂在心上的一件事。
不用他开口,苏城也就想到了,他打通了张雄的电话,简单解释了两句,就放了下来,笑道:“你们改天拍个照片,我帮你们办户口转移。”
无论是油田、大华实业还是公安局,都有城市户口的指标。这是他们巨大的行政权力之一。
五郎和徐凤却有些不能置信。
在他们眼中,改户口是天大的事。
如果家乡有谁的户口改成了城市户口,那简直是要翻天的喜事。所谓“吃商品”粮的,意味着除了粮食之外,所有的待遇都与农民不同。
70年代兴许还有农村招工的好事,到了80年代末,招工就几乎绝迹了。
如果不是因为苏城是“厂长”,徐芬也不会开这个口。
但是,见苏城言之凿凿的说好,他们也不能不相信。
中午,急不可耐的两人,就去照相馆拍了照片。
向来舍不得花钱的五郎,在这上面,是一点都不犹豫。
等他们将照片拿回来,苏城也就不说改天的话了,直接让人来办理户口。
不用多长时间,就有派出所的民警来到研究院。
徐凤给她泡了茶,就坐下细看民警贴照片,非常认真。
民警被她看的很不习惯,动作都快了三分。
等看到他写“非农业户口”几个字的时候,徐凤摇摇晃晃的都站不稳了。
晚间。
苏城依旧在研究室吃饭,由食堂送过来。
仍在工作的研究员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