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毕竟关系到几十亿人类的生死,就算唐启文平时再怎么玩世不恭,此时也是急得满头大汗。对他来说这短短的几分钟就象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等到从登陆装置传回的图像稳定了下来,唐启文发现登陆系统已经稳稳地降落在了小行星上,这总算让他悬着心放了下来。
幸亏登陆系统的智能稳定程序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才没让唐启文以前的努力付之流水。在当初设计登陆装置的时候,唐启文就为这套系统装备了固定锚链。只要登陆装置以正确的姿态着陆,固定锚链就会自动射出,将这套装置牢牢地固定在小行星表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固定锚链的工作十分正常。确定了登陆装置已经着陆后,唐启文立刻命令其开始自检,现在小行星离地球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要是不抓紧时间的话,这改变其轨道的计划最终很难实现了。
随着登陆装置开始自检,唐启文也非常紧张。虽然他设计的系统可以承受一定力度的撞击,但这总是有个限度的。在宇宙中飞驰了几千万公里,然后又意外地被重重撞了一下,唐启文很担心系统会出现故障。真要是这样的话,就算登陆装置被固定在了小行星上,最终的计划还是无法实施。
整个装置自检大概用了三分钟的时间,在见到所有系统一切正常的信号后,唐启文终于松了一口气。缓过神来的唐启文立刻开始工作,先是确定了登陆装置在小行星“近邻”上的位置。然后通过超级电脑迅速计算出在小行星不停快速翻滚的情况下,装置该如何运行才能保证让其的轨道发生足够多的偏移,从而避免和地球相撞。
这样的计算十分复杂,要不是唐启文有超级电脑的帮助,恐怕直到小行星撞上地球时计算工作都还没有完成呢。不过唐启文完成这项工作,却只花了短短几十分钟时间而已。在结果出来后,唐启文立刻把整套程序都传送到了登陆装置的电脑上。
收到了来自唐启文的指示,那装置立刻立刻开始工作。不过因为小行星在不停地旋转,所以装置工作起来也是断断续续,不象唐启文之前想象得那样,可以连续运行来改变小行星的运动方向。
这么一来系统原来十六小时的工作时间就会大大延长,预计会增加到二十八个小时。让唐启文担心的是系统的工作时间延长后,很有可能造成小行星轨道改变的幅度不够,最终还是会撞上地球。不过此时他已经没有其他补救的方法,也只能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尽人事看天意,希望地球能逃过这一劫了。
接下来的二十多个小时里,唐启文不眠不休地关注着个方面传来的数据。因为这套系统的推力很小,所以对小行星轨道的影响也很不明显,一开始只通过地面望远镜的观测,很难确认小行星“近邻”的运行轨迹有没有发生改变。
此时一直伴随小行星飞行的推进装置起到了一个标杆的作用。唐启文在上面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可以测量推进系统和小行星之间的距离,其准确程度可以精确到以毫米为单位。有了推进系统作为参照物,唐启文可以精确地测量出下行星“近邻”的运行规矩有没有改变以及改变了多少。对目前地球上所有人来说,这两个数据绝对是性命攸关的事情。
好在根据激光测距仪测得的数据,虽然在登陆系统开始工作的半小时内,小行星的运行轨迹没有多大变化。但在半小时后,小行星“近邻”的运行轨道终于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虽然这个变化是以毫米来计算的,但在唐启文看来这绝对是个积极的信号。
要是把惯性因素也考虑在内的话,小行星轨道改变的程度会越来越快。这样的情况要是能保持下去的话,唐启文拯救地球的计划也是很有实现的可能性的。
变轨系统如唐启文期望的那样,准确可靠地连续工作了二十一个小时。在耗尽了最后一点点能源后,它终于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