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传的产业,到如今他手上,虽然不成气候,到底也比下地强些,每年给族里的供奉银子都是二十两。大纲不是冯家人,这事儿村里大小都知道。若是交给了他,待冯老大百年归世了之后,这磨坊还会不会继续供奉冯家祖先就成问题了。

    冯老大想了想,老族长也不是外人,会担心这个也是正常的,便将当日商量的结果告诉了老族长:“主要是他们小两口去镇上也没个住的地方,磨坊后头留了间房子,本就是守磨坊用的。让他们先住着,往后大纲在磨坊里头做活,我也给他算工钱。他又有手艺,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搬出去。到底是我把屎把尿拉扯到这么大的,我不能丢下他不管啊。”

    老族长一听满意了。主要是孙氏的为人村里上下都清楚,从来大纲手里就没留过一文钱,这分出去也不见得真能分给他什么。可要就这么让冯大纲出了门,别说冯老大家,就是整个冯氏家族多少都会受点影响。当然这点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在上了年纪当了一辈子族长的冯老伯眼里,任何会影响到宗族的事情都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

    从冯老大口中知道了答案,老族长也就回家了,留下冯老大一个人站在村口默默地不知想着什么,直到大纲寻来才回了家。

    次日便是腊月十五,正是竹枝出嫁一个月回门的日子。放在其他人家,前一天便会准备好回门必须的八色礼盒和一些带给娘家人的礼物,殷实些的人家会准备得更加丰盛体面,目的是让娘家人知道你家女儿嫁到我家生活得很好。就是再苛刻刻薄的婆母,这天也会早早地打发儿媳妇穿上到了婆家做的新衣裳,戴上新首饰,风光体面地回门去。

    可那是别人家,不是冯家。别说婆家该准备的新人衣裳首饰,就是最低档次的八色礼盒也没有。一大早,竹枝便和冯大纲空着手出了门。

    天还没亮,村子里隐约能听见别家的鸡鸣声,早上的露水很重,不过走出村口,竹枝就觉得裤脚已经被雾水沾湿了,有些冷。

    她看了眼走在前头的大纲,心情非常忐忑。这男人话太少,这几天都早出晚归的,想要套他几句话也套不出来。她这个初来乍到的,连罗竹枝娘家在哪里都不晓得,只能低了头跟着走,暗暗盘算见了罗竹枝的亲人该怎么应付。

    她肯定跟原主是不一样的,冯家人对她称不上特别熟悉,还能糊弄过去,可是朝夕相处的亲人怎么糊弄?总不会离开一个月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到时若是人家觉察出不对来,该怎么办?

    这么想着,竹枝便希望脚下的路越长越好,最好永远没有尽头地一直走下去,也不用她面临即将到来的挑战。不过前头冯大纲的步子虽然不算快,她也心知肚明这条路总会走到目的地,到时唉,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说吧。

    走了一会儿,她却觉出不对来。罗竹枝显然不是住在镇子里的,可这条路明显是通往镇上,难道竹枝的娘家在镇子的那一头吗?如果真是这样,不晓得能不能在镇上碰见姑姑,套两句话也好啊。

    冯大纲显然没有解释的,他微微弓着身子低头赶路,看也没有回头看竹枝一眼。他的步子并不快,竹枝将将好缀在离他两三步远的位置,跟得也不算吃力。

    到了青河镇,冯大纲领着竹枝从后门进去了院子,正好瞧见冯槐在洗漱。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算是打过了招呼,至于竹枝,冯槐根本看都没有看她一眼。

    竹枝也不在意,这小屁孩儿最近都没回家,不过看他冷淡的模样,似乎对于竹枝身上发生的事情已经晓得了,于是直接就无视了她。

    将她一个人留在院子当中,冯大纲开了放了磨盘那屋,从墙角下提起一个麻布袋子,又招呼竹枝出了门。

    没走几步,便碰上了罗素云。她也是刚起床,正在自家铺子门口洒扫。看见竹枝两口子立即上来打了个招呼笑道:“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