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区政府的谈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沈涵阳坚持杜文成定下的谈判底线,坚持要苏俄必须将克孜勒、伊尔库兹勒到赤塔一线划为非军事区。
如果苏俄可以答应这样的条件,也就不会有现在这场战争了,最主要的是赤塔那里苏俄还要面对来自盘踞在满洲里的日军,就连英米都觉得先遣军的条件有些过分。
当米国大使高思询问沈涵阳为什么要坚持这样做的理由时,沈涵阳回答说:“先遣军这样做的理由和史太林插手外蒙的理由一样,只是想得到一个安全的战略空间而已。”
这个时候的苏俄在德军优势兵力的逼迫下正在节节败退,被史太林寄予厚望的铁木辛哥的64集团军也被迫退过了顿河。史太林一怒之下撤销了铁木辛哥的职务,并且发布了227号令,严令各部“绝对不许后退一步”。
八月三日,德军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史太林格勒已经岌岌可危。十九日,德军突破了64集团军的防线,成功地渡过顿河占领了卡拉奇,双方在史太林格勒郊外打的如火如荼。
战场上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苏俄,史太林已经没有时间和杜文成的先遣军扯皮,在八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德军第14装甲军推进到史太林格勒北郊这天,苏俄代表被迫同意了先遣军的折中方案,即:苏俄同意了在克孜勒到乌兰乌德一线为非军事区。
当杜文成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命令投降的骑一师军事委员伊萨科夫组建了俄罗斯民族革命军,并且秘密给他们输送了大批的武器装备。
说起来伊萨科夫,苏俄方面在谈判中曾经就战俘问题提出过要求,可杜文成作的更绝,他让沈涵阳当着苏俄和英米等国代表的面,在蒙俄边界释放了五千余苏俄官兵,并且声称完全是出于这些官兵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而剩下的几千官兵则交还给了苏俄自己处理。
英米等国代表也知道苏俄对战俘的处理非常严重,这些被俘官兵不愿意回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苏俄代表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虽然说先遣军的做法不合规矩,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好指责先遣军什么。
苏俄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杜文成也就不再为外蒙的事情操心。这天,梅岚走进了杜文成在长治的办公室
“文成,北平来人想要见你。”
梅岚先示意几名由她亲自挑选来照料杜文成生活的女人退了出去,这才轻声地对杜文成汇报说。
正在为粮食问题发愁的杜文成精神一振,急忙问道:“来人在哪儿?是什么身份?”
“据说是参谋部的,我也懒得问他们,你自己决定好了。”
这个时候的日军在太平战场上混得不是很好,米国大兵可比同根同种的英国佬强多了,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役中,日本无论是飞行部队还是不可一世的陆军部队,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日本国内经济在掠夺了东南亚大量资源的刺激下虽然有了短暂的发展,但因为人口和地域的限制,日本国内的军工生产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在米国的战争机器开动以后,日军面临的问题越发严重。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日本军部决定再次求助于杜文成。
“我要粮食。”
杜文成再见到来人以后,开门见山地说:“飞机坦克这都不是问题,只要你们拿粮食来换。”
日本人喜出望外,本来他们国内的经济就不是很好,用粮食来做交易正合日本人的心思。虽然日本国内也在忍饥挨饿,但粮食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得,别的不说只东南亚一带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多的粮食。
解决了粮食来源问题,杜文成立马加大了长治的基础建设工作。一排排七层楼房拨地而起,各类工厂也相继开工生产,长治城内掀起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浪潮。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