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

    英法德全有了,怎么不提美国。因为孟德斯鸠死的时候,美国还在娘胎里。不过,美国从英国闹的时候,请来了法国的大启蒙者潘恩,他是在启蒙者中最极端反对宗教的,当时的宗教当然站在了英国一边。美国闹腾时把潘恩当孔子供着;后来了需要和平发展,由于潘恩不肯妥协,竟把潘恩刺杀了。

    西方个人主义和宗教第二次媾和当中,康德起到了王弼的作用。康德闭关十年,三大批判横空出世,光耀千秋。可是他将神学定义为超自然。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则是讲他的道德哲学。在他看来实践理性具有某种行动能力和功能,它能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继而使人达到自由。这其实就是认可了人的社会性,人性要服从一定的社会观。

    康德被认为是西方启蒙运动的收官者。他的确为启蒙运动收了官。他将神学定义为超自然,在承认自然科学的情况下,不否认基督的存在。和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有异曲同工之妙,神还是世界的一部分,即宗教出于自然。

    不得不说伟大的康德在这点上做了江湖骗子。即使很多西方学者也被他搞糊涂了。诗人海涅有个形象说法:康德在第一批判中把上帝赶出了家门,而在第二批判中却又偷偷地把上帝请了回来。

    ‘第一批判砍了上帝的头,第二批判却魔术师搬得又把上帝复活了。’

    康德的心声说出了他的无奈,在《实践理性批判》他说,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

    西方成熟的社会道德只有神教,个人主义者甩不开它。(笔者在整片文章中极少用这个‘它’字,为了表示对宠物的尊重,对畜生也用‘他’字)

    可见,最终启蒙派还是与宗教妥协了。当然在媾和的过程中,宗教也作出极大地妥协c改善。1962年教皇宣布不再把其他基督教派视为异教徒,就是一种妥协。到处喊着‘宇宙围着太阳转’的布鲁诺被教皇烧死在十字架上。今天再有谁向教皇说‘宇宙围着太阳转’。教皇会说:“无知的可怜孩子,太阳围着银河转。”

    自由社会不是不要道德和公正,而是自由排在第一首要的位置,他还是要道德和公正的。只是自由和公平有冲突时,一般由“公平”来作出一点牺牲。

    可是自由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人从一出生到死没有一天是真正自由的。自由不是人性的本质,自由是人的需求。人只有在团体中相互妥协,合作才能拥有现实中的一定的自由。

    自由一直是被个人主义者所秉承的,光靠这一理念斗不过宗教。西方在启蒙运动中,从东方儒学中引入‘公平’理念,才被更多的贫苦大众所拥护,迫使宗教做出更大妥协。在第二次媾和中占据了主动。

    1987年11月10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欢迎主席时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伏尔泰的书房里挂毅着孔子像他在各种著作中不断地宣传孔子和自己所理解的儒家思想成了名副其实的“孔子弟子被一些人称为“欧洲的孔子”

    西方启蒙运动的成功之处是引入了公平,而这个理念衍生于儒学的“义”。义既不属于个人主义更不属于宗教,因此西方只是把它山寨化。

    今天女皇c天皇的存在,只剩下一个社会意义---社会是不公平的,您必须承受。

    到1950年代,在美国的公交车上还,有黑人不给白人让座而被判刑的事例,1960年代,还有白人嫁给黑人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