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也正因此玄学的核心关注点是人性,玄学最推崇的是庄子,而不是老子。
两汉儒学要求服从社会规律,而在三国的动荡时期,即使完全符合社会要求的,以仁义为行为指导的君子也成为被屠杀的对象,这使“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的汉儒学不攻自破。而新的学士开始吧眼光放在对具体事物的适应上,在整个三国时期盛传: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还有另外一个现实,庄园经济是规模生产,需要庄园主调配,指挥。还有开挖沟渠,开采矿山,都需要现实的科学技术,拔苗助长是办不来的。还有庄园主非常重视商业,他们盈余的粮食,布料,美酒都是不可久藏的物资,需要及时兑换成货币。这使庄园主不得不看重自然规律。
既要服从社会规律,也要服从自然规律,使很多学者在这一时期思想发生转向,影响力最大的是司马昭的老丈人王肃,他在《孔家语》中伪造孔子的话“崇道尊德圣人自来”,并且指出“一切福祸皆有己”。其明确提出:崇道的理念,这里的“道”指自然规律。
而儒学三大家孔孟荀提到的道是人道,是社会的规律。孔子几乎不提天;孟子将天虚幻化,在他的书中天就和神差不多;荀子干脆说,圣人可以不知天。
汉儒对世人的要求就是严格遵守社会的规律,即仁义,用礼来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于自然规律尽量回避。而王肃将“道”引入儒学,那么这个天道自然的规律是什么,就成了后面学者重点探索的问题,便形成玄学,这样玄学世界观成为玄学的一个重要核心问题。
何晏在第一次见到王弼,听到王弼清谈自己的以无为本,惊叹道:“这个年轻人竟然可以谈天人之际的大问题”。前面说过,玄学是人性对世界观的服从和利用,因此探索世界观成为玄学探索的必然课题。
在微观上讲,玄学就是借用老子的道,即自然规律,来解析庄子所阐述的人性论的合理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