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需要教师查阅资料,进行思考研究才能回答。这样,提问涉及的知识层次逐渐提高,从识记到理解,从运用到分析,从综合到评价。对解决问题的教师要求更高了,从经验型到研究型。以前教师吃老本就行了,但现在课堂上出现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 了。
以前笔者强制要求每个同学每节课问一个问题,刚开始,这一要求成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负担,经常提不出一个问题来,成了问题的旁观者,而现在逐渐 习惯了,提出自己的问题已成为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不但不会<,好像是上 瘾了,越问越多,一个问题解决完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经常是课堂上解决不 完,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爱问了。
3问题。
新课程改革倡导问题诊断学习,但实施时,有些教师却陷人了另一个误区。所有的讲解都以问题的形式来进行,追求“举手如林”的虚假活跃,以问代讲,以问代学,该问的问了,不该问的也问了,仿佛整堂课就是为问题而存在,学生就是为问题而来学校。据研究,一节中小学课堂中65%的问题是低 层次问题,回答“是” “不是”“对”“错”,这些问题都是无效的,不会引发学生的深人思考,课堂中应多提些高层次的综合评价性问题。教师要努力探索问题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做到少而精。提问题要进行“打假”,否则一节课就成问题课堂。假问题多了,就掩盖了真问题,真问题就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这节课注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提问题没有一定量的标准,因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而异,只有通过反思性教学,不断摸索,方能捏准。
4.问题诊断学习法不等同于提问。
出现这两个概念之间混淆,本源在于如何界定“问题”上。问题有两类: 一是指一些问答式的问题,它具有陈述性和简单性。二是指一些求解式的问 题,它具有程序性和复杂性,必须通过一番思考,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前者的问题多是陈述事实性问题,是简单的课堂提问,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解放,这种一问一答,貌似启发式的对话,其实是一种独白,只是披上了问题的外衣而已。后者是较高思维含金量的程序性问题,一般是理解性和综合应用性问题。不是所有提问行为都是问题诊断学习,问题诊断学习法中的问题主要是指第二类的问题,这一类的问题一般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有多种解决途径,学生能据此导出其他类似的问题,可以通过探索达到知识和方法的推广。因此问题诊断教学法一定要有好问题,发生在“愤”和“悱”状态下的激发,过于简单的提问无须诊断,没有思维量的问题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问题诊断。提问的传统模式是教师提出问题,但问题诊断学习法更需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