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崇祯皇帝有非怒不可的理由,奏折前面写得还尚可,可是奏折后面写是的是什么“臣闻京师危险,日夜兼程来援,今鞑虏已退,社稷平安。皇上自然不胜之喜,但臣却甚多亏空,臣以为皇上应在后日正午之前,发给臣共计四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否则臣安抚不住手下军士,只能带兵自取。”

    满纸最让崇祯皇帝刺眼的,就是那个臣字。这是臣子对皇帝应该说的话吗?崇祯皇帝将奏折一撕两半,怒道:“国库一年才多少收入?也不过四百万两。该死的李国居然胆敢如此要胁朕,简直就是叛国逆臣,还什么带兵自取,他这是反了。成基命,你是首辅大臣,你说说,该怎么办?”李国来京救援的主意是他出的,不找他找谁?

    几位阁臣都为成基命捏一把汗。成基命却毫不在乎,他自从接到奏章起就已经在想办法,此时已经是成竹在胸。

    成基命笑道:“皇上勿怒,这不过是李国试探朝廷的诡计而已。他李国是什么人?岂不知道四百万两银子是国库一年的收入?怎能轻付与他?李国知道不能给却偏偏又提,何也?不过是漫天开价,想让朝廷就地还钱。臣以为,若李国当真要叛,给与不给,他都会叛。但如果要叛乱,就无需开口要银子,只需象他奏折上所说,带兵自取,收取的银子岂不大十倍,百倍?”

    成基命不愧是老臣,加上早已搜肠刮肚的想着对策,此时说来,洋洋洒洒一大篇,每一句都说到理上,让人不由自主的信服。诸阁臣一致认为成基命的话有理。

    崇祯皇帝也缓缓点头。说道:“那依成卿之见,应该如何应对?”他这时却又以成卿称呼,不再直呼其名,显然怒气已消。

    成基命脸色淡然,心中却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崇祯皇帝性子多疑,虽然自己是首辅大臣,但只要崇祯皇帝起了杀心,自己这条老命说什么也保不住的。现在最大的危机已过,成基命道:“臣有一策。可化解此事。皇上只需要下一道圣旨,将山东一省四年的税赋全免,令李国自行收取截留,充作军饷即可。”

    诸阁臣一怔,随即微笑起来。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崇祯皇帝也立刻便明白过来,忍不住赞叹。老臣就是老臣。经验丰富,做事圆滑,这一应对之策滴水不漏。

    本来山东就已经落入李国之手,只要朝廷没有将李国平定,想来山东的税赋是肯定不交的。既然如此,不如就用这些本来就收取不了的税赋抵给他当作军饷。而且李国在山东刮银子刮得越狠。百姓也就越发思念朝廷,到时天军一至,百姓还不望风而降?

    崇祯微笑道:“那就这样,内阁拟旨上来。司礼监批一下,发给李国就是。”

    成基命却又道:“皇上,臣以为,还是要给李国一些实惠才好,否则他一路来援,却只得了个旨意,恐怕其心不平,到时又生事端。”

    诸阁臣全都点头,崇祯皇帝也道:“成卿顾虑的是,果然是老成谋国,这样罢,加封李国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太保,就这样办。”这两种都是虚衔,但地位崇高,虽无确实之实惠,但也是难得的封赏。

    圣旨于当日傍晚就发到李国之手,来宣旨的却是李开国的熟人,王承恩。王承恩一见到李开国,就脸色大变,惊道:“你……你不是李玉吗?怎么又叫李国?你到底是何人?”

    李开国哈哈一笑,说道:“王公公,居然还记得本抚。李玉不过是本抚的化名而已,王公公这回是宣旨来了?”

    王承恩愣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叹道:“巡抚大人果非常人,圣旨老奴已经带来了。李大人,接旨。”

    李开国端坐不动,笑道:“王公公,明人不说暗话,圣旨上说些什么,你就直接说。”

    王承恩抽了抽眼角,虽然心中愤怒之极,但也知道,现在可不是发脾气的时候,虽然在宫里,他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