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存在于任何具有深厚逻辑思维的大脑之中。”
研究地理学说时,达·芬奇手拿各种各样的化石,走遍了伦巴第的山谷,学习解剖时,他解剖了三十多具人类尸体和数不清的动物尸体。同他对化石的研究一样,他的解剖学研究也是对当时权威论点的直接挑战。他写道:“很多人认为他们有理由责备我,因为我的论证同他们的幼稚头脑所顶礼膜拜的权威观点相反。但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观点是建立在简单和平常的经验事实之上,而这些经验事实才是真正的权威。”
在达·芬奇的一生之中,他曾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不迷信权威的人”和“经验的门徒”。他说过:“对我来说,那些没有建立在经验、公理和亲自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纸空文,谬误百出。经验的起源、手段或者结果都经过了人类的感觉验证。”
达·芬奇崇尚思维的创新和独立,他反对一味模仿,敢于挑战权威,并且进行独立思考,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我们提倡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并不是要否定一切权威。而是要求我们在权威面前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如果你一味地迷信权威,奉劝你把它从你的思想中拉出去,一棍子打死,省得它占据你的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权威。
天下才子必读书
书籍虽然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是它对人类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如果你经常阅读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传记或者是自传并通过静心的思考,你就有可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读书是知识积累的最好方法,书是人的精神食粮。只有读万卷书,才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成就别人无法企及的大业。有一句话说得好:能闲世人所闲人,方能忙世人所忙事。这里所谓的闲事,就是读书。
清代咸丰年间的山东巡抚张曜(1832~1891),幼年失学,年轻时日夜在赌场中混生活,闲来无事练就一身好武艺,后因参加镇压反军有功,被僧格林沁保奏做了知县,授予五品顶带。张曜乃一介武夫,认字不多,所以一切公文全由夫人处理。他任河南布政使时,被监察御史刘楠弹劾“目不识丁”,难理一省民政财务,遂由文改武,调派为南阳镇总兵。那时,“文改武”是很丢面子的事。张曜愤忿之余,知耻后勇,拜夫人为师,像蒙童那样志于向学,发愤读书,并刻“目不识丁”四字印章一枚,随身佩带以自警。后来,当年奏劾他“目不识丁”的刘楠也被劾罢职,回河南老家,百无聊赖。此时的张曜不计前嫌,“贻以千金”,且年年如此。每次给刘楠的信上都要盖上“目不识丁”的印章,以感念刘楠的栽成之德。长期的手不释卷,使得张曜的文学修养比起以往来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这足以使他对往日的官场纠葛以阔大胸襟坦然处之。后张曜转任山东巡抚,办了不少好事,如治理黄河水害,整修河堤,兴办水利,修筑道路,开设机械厂局等,凡是有益于官民的事他都尽力去办,在山东留下了较好的口碑。由一个赌徒到颇有政绩的封疆大吏,在这一转变中,读书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书籍蕴涵着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与理性。它能在黑暗的日子里鼓励你,使你大胆地走入一个别开生面的境界,使你适应这种境界的需要。所以古人云:“天下才子必读书。”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非常爱读书,从书本上源源不断地流向他脑海里的新知识,使他看上去永远是那么朝气蓬勃、热情奔放。据记载,他总是在不停地看书,连吃饭时饭桌上也摊着一本书,他常会忘了喝茶吃烤面包,却不会忘记读书。他会让面前的烤羊腿、马铃薯冷掉,可对书本的热情却丝毫不会冷却。他外出散步时也总是手不释卷,要是独自出门,他便自言自语地吟诵;要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