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读者质疑丁一作品中,主人公所部武器太过先进。特以此文作证明。因为丁一作品中,主人公的武器主要是从四方面而来:一,赣敌师;二,中央军周浑元部;三,湘敌何健部;四,广东陈济棠部。其中以陈济棠所部为主。现将陈济棠部的军力作一定表述,聊以例证丁一的思路。当然,仅仅作一定的证明,不代表作者否定各位读者质疑的意思。恰恰相反,丁一还非常感谢这几位读者的质疑。

    广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陈济棠的天下。

    与陈济棠相比,在战场上威名显赫的张发奎c蒋光鼐c陈铭枢乃至邻省的李宗仁等人才是呆头呆脑的一介武夫。

    陈济棠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大局之后致力于稳定粤局,并创造了广东的小小经济奇迹。他整理赋税,奖掖实业,提倡国贸,保护农产,倡办交通,重视教育,与中央同步形成了广东的“黄金建省五年”。广东一省自鼎革之后即成为各路好汉尽情剥削的地区,从老桂系c孙中山c胡汉民到李济琛c广东的经济被搞的一塌胡涂,鹑衣百结。陈济棠从零开始,到1936年六一政变中央接掌广东的时候广东已经成为全国建设的模范省。笔者对陈济棠的眼光与能力深感折服。

    1935年广州港的吞吐量逼近1千万吨。抗战胜利之后资源委员会在广东最大的投资案是引进美资创办广东糖厂,陈济棠早在10年前就使粤糖外销!

    陈济棠在制造广东经济奇迹之时也锐意整军,陈伯公的手笔大到连南京都吓了一跳。南京编练德国装备的教导师,广东也同步练出来一个。

    南京与德国交易军火,商量建厂,陈伯公也向德国买了一个能量产重炮的琶江兵工厂。南京编训鱼雷快艇部队,伯公在黄埔建立雷艇基地。南京经营空军,伯公也练出一支质量精锐的广东空军。南京提倡国民兵训练,广东练出10余万后备军人。南京有陆军大学,广东有深造班;南京有黄埔军校,伯公有燕塘军校!

    此外,陈济棠多次向捷c德等国进口机枪c新式步枪,逐步取代原有的长杆步枪。民国21年(1932年)陆军师装备为:步兵连配有手枪5支c驳壳枪3支c步枪124支c轻机枪3~4挺。营配机枪连c迫击炮排;团配通信连;师配工兵营c通信营c辎重营c特务连c卫生队。全师共配手枪496支c驳壳枪496支c步枪6507支c骑枪250支c轻机枪336挺c重机枪72挺c迫击炮24门,还配有少量汽车和马匹。不久,连用机枪由6挺增至9挺,即每班1挺。当时第1集团军的步兵团装备和火力,均大大超过蒋系和其他部队。集团军直属队除配加农炮c山炮c高炮c新式迫击炮外,还于民国24年(1935年)从英国购进“维克斯”15吨水陆两用型坦克12辆c装甲车15辆,各编一个中队,称战车大队。同时,扩建石井兵工厂,先后增设手榴弹和迫击炮生产线,工人增至2000余人,日开工12小时,最高月产量为:79毫米步枪1000余支c重机枪6至18挺c迫击炮6~18门c子弹210万发c炮弹1200发c手榴弹2万颗,月经费支出20万毫洋。还耗资1100万大洋,引进制造德式105毫米野战重炮和75毫米轻便山炮全套机器设备,于潖江企湖塘建立炮厂。民国24年(1935年)试产出野战炮1门c山炮2门,引起国内军界瞩目。在正式投产前,陈下野,炮厂由南京国民党政府接收。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广西容县c贵州桐梓辗转至重庆。

    (注:以上资料,有一部分来自于《国民党十大杂牌军之粤军》,另一部分来自于网文。注意,上述文稿中明确表明,陈济棠所部,火力大大超过蒋系及其他部队。丁一作品中,主人公的武器很大部分就来自这里,便是如此。)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