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中队长,农乡会长,小乡乡长;打过游击,配合主力部队作过战,在火线上入的党。论起革命的资格,在茅草山村除了李光明c王老石,还有几位烈士c现在外地工作的老干部以外,就数他革命的资格老党龄长。老丁为党和人民做了一辈子的工作,从来不讨公家私人一分钱的便宜,两袖清风,除了身上留下几处战伤,一群儿女,还有好的名节,别的什么也没有。到死的时候,还是几间茅草屋,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
丁雷打小就是吃糠咽菜,也没有穿过好衣服,哥哥长高了退下来的衣服,弟弟接着穿,都是补补连连,丁雷在弟兄间排行是老五,从四哥那身上接过来的衣服已经辩不出是青是蓝,一个褂子就有几斤重,因为补丁补得太多了。老丁家的人,老老少少都是一个秉性,人穷志不穷,见不得身边的人困难,更看不得别人流泪,说他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也绝对不是吹嘘。不过还得讲个原则,好人他帮,那是义不容辞。如果是坏人,别说是帮他,还得抓他不可。好人亲近他,而坏人却是闻风丧胆。
一个人首先是父母的基因,重要的还是继承先人的衣钵,爹娘是个好人,教育出来的儿女十有是撵着他们的脚步走,继承是关键,教育是重要,潜移默化是感染,自我修养更是不可缺少。所以丁雷几十年来救过好几条人命,做过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
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歹人学做贼。儿时的杨赐与丁雷可以说就是不一样,说话做事截然不同,应了人的一句俗语:根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着腚。杨赐的父亲名叫杨仁富可是茅草山村出了名的老好人,此人有谋生之朮,成家之技,做了一辈子的牛生意,这里叫他是牲口行,可没有少赚钱,小日月肥得流油,还特别会节俭,从不枉花一分钱,因此茅草山村的人给他起个绰号:老抠;
老抠的妻子田氏,在旧社会平常百姓的女孩子只不过起个乳名就能一直叫到出嫁,生在农村的妇女多数很难有读书的机会,所以就不起学名或大名。嫁夫随夫姓,比如杨赐的母亲,娘家姓田,嫁给杨家就叫杨田氏,如果嫁给张家就叫她张田氏。杨田氏见人不笑不说话,甜蜜蜜的,她又是姓田,也有个绰号叫甜好嘴,在茅草山连三岁小孩也不得罪,可能是生理上有了毛病,一辈子没有开怀(我们家乡的人把生孩子叫开怀)。这个儿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杨赐偷鸡摸狗拔蒜苗,井里尿尿,汪里拉屎,领跛子爬山,引瞎子跳河,真可说是奇坏无比,原来是杨老抠拾狗屎在村头路边草棵里捡来的,没有结婚的大闺女养的私生子,一个弃婴儿。这些都不是故事的主要,杨赐如何夺了丁雷的女朋友,因为小兰还在深水中命悬一线,已经说过,至于其他只有在下文再细细叙述。
正是:
过则无惮改,独则毋自欺。
恶习早养成,克之更艰难。
再说丁雷立即止住了歌声,他仔细地听去,仍然是孩子们的悲切的哀求:“叔叔们,伯父们求求您们救救小兰,救救小兰吧”
这个杨赐笑眯眯地说:“老同学,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况且水性又好,一个叫小兰的女孩掉到大汪里去了,你快去救她。”
丁雷问:“你说清楚一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杨赐回答道:“冯老三的二闺女叫小兰骑三轮车掉到村中心那个大汪里去了。”
丁雷怒道:“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见死不救?"
杨赐虽然有些尴尬,只是无可奈何地苦笑了笑说:“这是件好人好事就让给你去做吧。”
丁雷大怒道:“杨赐,杨赐,你还有人性吗?”
杨赐白了丁雷一眼就匆匆地走开了。
孩子们的哭求声对丁雷来说欲如下达战斗的号令,他毫不犹豫地向大汪跑来,这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员责任,一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