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令他心疼的一幕:满地炒败的茶青
实在看不过去,索性从女儿手里接手了炒茶任务:“茶青再不好也不容你祸祸的。”
悻悻然拉下袖子,李璟没忘给幸灾乐祸的秦时月个大白眼。把自己的意图给老爹讲了。
谁知人李昭霆同志,当年下乡跟茶民学过6年制茶,几小时后还真揉出了茶叶。
不到1两,看不出形,色泽处于不明确的红黑之间,香气倒浓郁的跟点燃的姜皮似的。
心焦的父女俩等不及茶叶静置15天,略有干燥便冲了一泡“新茶”,李父双眼含泪,当先小小呷了口品尝,好久没说出个字来。
恰巧回来的秦时月好奇之下,就着李璟的杯子尝了口,“噗”了自此,再没出现在制茶中的父女俩面前。
俩父女对望无语半晌。
李昭霆同志脱胎换骨英俊不减当年的脸上带出坚毅,大拇指珍惜的摩挲幼嫩的叶芽。
“这茶青味道比当年好太多了,多试几次肯定能成。先去吃饭,吃完饭爹慢慢琢磨琢磨。你”
抬高半边眉毛,李璟对上父亲欲言又止的脸,几秒后听到:“你就别糟蹋东西了哈?”
自那日午饭后,兢兢业业几十年的李村官“请假”了,陪同专家领导之类的活计全交出去不管。
兴致勃勃的一头扎进制茶大业,重温年轻时的“理想”。从东波湖边运来河泥,亲手搭起了揉青的台子跟炒青的大灶,似模似样的。
李璟不信邪不服输,继续在家里灶台上炒茶,1芽4叶的茶青炒出来,稍稍能入口,外形看着太“可耻”了。
到1芽3叶祸害完,成品苦涩难入口的时候,终于投降不再祸祸材料:多亏离今年秋茶上市尚有时日,让爹折腾去吧。
这么想着,她把“明上”传授的蒸茶古法,选择老爹能用到的透露了,“不得外传啊爹”
李父当了20来年的“官”,虽然有时候太耿直,还容易上当受骗,眼界还是有的。不过经历了几次教训,他已然对当村官没兴趣了。
正好女儿翻出了他少年时的梦想,索性全心投入进去,立志做出一番成绩。
一遍遍回味女儿用“法术”“灌”进他脑袋里的制茶法,浑身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我的妞妞果然厉害
“爹晓得轻重,闺女你放心啊?爹绝对不会外传哈得啵得啵得”
收回遐思,李璟从车上取下杨梅和茶叶的竹筐,秦月月一手一筐茶叶送到李父面前。
容支书嫌麻烦,手指轻弹,10多个竹筐子从“超级”电动车上自己“走”下来了。半点儿不沾身,引来院内李家人侧目。
李璟暗翻他一眼,和一头戳进制茶大业的李父说了几句。没想到,痴迷制茶的老爹没理她
先让族人带回来的李爷,笑呵呵的,单眼比着竹条的曲直,替儿子解释。
“你爹自小对这感兴趣,十来岁跑fèng山上采野茶回来煎。后来下乡选了建州老茶村,差点儿留下当学徒不回来了。也打过fèng山茶林的主意,可惜茶芽子不好炒不出味儿。”
李爷顿了顿,看向孙女的目光透亮如清水,“现在好了”
李璟睫毛纤纤眨掉情绪:能不好么?独一无二的制茶法,加上原水初步改造过的天然茶树
也就咱不敢太突出,等今晚再造几处福地,灵气在华国大地上井喷了
直接用息壤培育灵茶树,用更纯粹的原水蒸茶,那得制出什么茶叶啊始祖爷爷?
李昭霆同志反复研究女儿印在脑海里的心法,最终决定用古老的晾晒法使茶青萎凋,试制轻微发酵的白茶。
前几次失败的他,一个个挑拣“1芽1叶”发白的形似“玉”的绒毛叶芽。
1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