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历三八九年,时值正夏,皇帝驾崩三月已去,赵珩已守孝三月,朝中大臣纷纷进言,国不可一日无君,要求赵珩尽快登基。
赵珩不再推迟,应大臣之言,让礼部准备司制仪节,选了个黄道吉日,便登基为帝。与此同时,与他登基之时,册封李文昔为皇后之典,两礼同时进行。
临近登基称帝册封皇帝之日还有三天,李文昔没有丝毫紧张之意,可身旁的松姑姑等人却像是比她还着急,整日里温习大典之日的流程和礼仪。
“你们不用这般紧张,一切都有礼部主持,我们只需照着做就行。”李文昔实在看不下去松姑姑、雨雪还有青芽几人的神经兮兮,便出声道。
松姑姑显然有些不赞同道:“王妃娘娘……不,该是喊皇后娘娘了,瞧老奴这嘴。这册封大典不同以往,那都是皇帝先登基,而后册封。如今您与陛下登基大典同时进行,自然会有所不同,不说其他,单只说这受朝臣三叩九拜时所穿的礼服,还有祭天时所穿的礼服便不能马虎。”
“没错没错,我看礼部递过来的单子还有仪式的注意事项中,便有说何是换礼服,而且每身礼服所带的配饰,头饰又有所不同。另外,宫宴上的礼服也是不同,这些奴婢们都要一一记下,免得弄混淆了。”雨雪说道。
李文昔听着她们所说的这些,头立马就开始抽,忙扬手打断道:“行行行,你们努力去背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到时候只管让我照做就行,可以了吧。”
青芽见自家主子这般,捂嘴轻笑道:“娘娘,松姑姑和雨雪姐姐还没说完呢,其实还有乐殿下,大皇子和二皇子他们的礼服之类的都有准备。”
主仆三人正说着,便听见外面的宫人来报,说是尚衣局的掌事亲自前来求见。
“想来是礼服到了,我去瞧瞧。”松姑姑笑道,便起身退出。
不一会儿,领了个四十多岁的姑姑前来,此人便是尚衣局的掌事。
“奴婢唐春华见过娘娘。”尚衣局的掌事上前跪拜行礼给李文昔请安道。
“快请起,是唐掌事,可是有什么事?”李文昔面带笑容的问。
唐掌事不敢抬头,只恭敬的回道:“七日后的册封大典,礼服已全部缝制完毕,还请陛下与娘娘试穿,若有不合适,此时还能来得及改。”
“把衣服都放下吧。”李文昔道。
“是,那奴婢先行退下了。”唐掌事说罢,便躬身退了出去。
紧接着,便看到一排排宫人捧着托盘不断的送衣服进来……看得李文昔头大。
终于折腾了一下午,李文昔和白太,以及大昭小昭两个小包子试完了所有的礼服,全身都是汗。
赵珩一直在承德殿处理事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李文昔没办法,只能让人将衣服送去给赵珩试穿。
“这到底是谁定的规矩啊?不就是一个人事变动嘛,搞得跟化妆舞会似的。你们跟赵珩倒还好,只有三套。可为什么我要八套啊?我那一天光换衣服就够了。”李文昔一边躺在榻上喘着气儿,一边极度心理不平衡的对白太抱怨道。
白太闻言,摇头晃脑的笑了笑,道:“这就是所谓的:女人就是麻烦,哈哈!”
毫无疑问的,白太那欠扁的笑惹来李文昔一阵白眼。
“对了,我听说,吴琴香那边也送去了礼服。”白太突然觑了眼李文昔,说。
李文昔面不改色,点头道:“我知道啊,她是赵珩的侧妃,册封典上按规矩她也亚升到琴贵妃的级别了。自然是要换礼服的,这没什么好奇怪。”
“你不生气?”白太问。
李文昔闻言,挑眉,“我为什么要生气?她于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威胁和在乎的意义,不过是个虚名罢了。再说,赵珩毕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