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依旧抚着沁儿稚嫩的小手笑,不由皱了下眉头。

    阿昭连忙道:“母亲勿要恼她,她是个哑巴。”

    轻轻拽了拽青桐的衣角,示意她出去。

    青桐讶然抬起头来,眸光清澈澈的,看到长公主微愠的眼神,连忙揩起裙裾仓惶地退出门去。

    十七八岁的年纪,清秀且呆静,着一袭青绿荷叶宫装,却讨人心怜。

    阿昭解释道:“12岁那年被女儿捡回来的,家穷,烧成了哑巴,心思倒是伶俐。怪可惜的。”

    广阳公主不应话,只把一枚红布小包推至阿昭面前。

    那红布包得甚紧,里头微软,似是药粉。

    阿昭愣了一愣,没有去接。

    广阳公主狠了狠心:“从前太皇太后还在,这些事儿她会替你去打点。如今却不一样,那姜夷安善用心计,肚子一个接一个的怀,你再不学着斗她,将来只怕沁儿的地位都保不住。你与皇上成亲十年,花无百日好,不能再拿从前去要求他。很多东西要学着看开,该狠的时候还是要狠。”

    正说着,漆红门槛前颤巍巍多出来一个人。是大太监张德福,跑得太急了,说话都喘气:“起禀皇后娘娘,皇上宣娘娘即刻回宫,马车已等在外头。”

    阿昭心神一恍,那药包便迅速蜷进了手心。

    广阳公主有些奇怪:“才出来两天,这中秋都还没有过呐,怎么就要召人回去?”

    老太监抱着拂尘,哈腰措辞道:“回大长公主,监礼司中秋要祭天,皇上说要娘娘回去奴才私以为,皇上大约是想娘娘和大皇子了。”

    阿昭看了看母亲,便有些为难。父亲一年难得回京一次,外孙都还没抱够,怎生得开口提辞行?

    广阳公主把孩子抱起来,贴着阿昭低声道:“你啊,这一辈子就光被他吃得死死的了。回去也好,他念着孩子,便不会忘了你的好。”

    一劲亲着沁儿的小脸蛋舍不得放。

    粉嫩的小儿跌进怀里,靠得近了,阿昭竟忽然发现母亲发间的一缕银丝。紧了紧绣帕,起身对张德福道:“今日就不回了,烦请公公替本宫再跑一趟。父亲昨日傍晚才归家,我今夜再留一宿,明日天不亮就进宫,一定不耽误祭祀。”

    “这娘娘”老太监站着不敢走,很是着急为难。

    广阳便将孩子塞进阿昭怀里:“回去是对的,你不回去,自然有人代替你的位置。你要让他喜欢孩子,还要记住我刚才和你说过的一番话。你已经不再年轻。”

    后院里空空,有落叶纷飞,阿昭走了几步,莫名停下来回头看了一眼。广阳公主还立在门前挥手,一抹青莲色曲裾在风中微拂,那画面在屋檐下定格。

    走到前院,年轻的少将们纷纷拢过来要看孩子,都是司徒家的堂兄堂弟,一个个坚毅爽朗,意气风华。其实司徒家到了这一辈已经开始低调,娶的亦都是军队边上的平凡女子。那些朴实的妇人,她们挺着待产的肚子,满眼倾羡地看着眼前这位天之骄女,却不敢靠近。

    这些都是阿昭的亲人。

    一路上孩子莫名哭啼,那哀哀稚语,哭得人心中生乱。忍不住把窗帘拉开,长街上不知何时竟簇满了锦衣精卫,着红的黑的胄甲,浩浩荡荡,表情冷肃,踢踏声震天响。百姓们吓得收摊躲起,连大气儿都不敢多出。

    他们都是皇帝的直属亲卫,他们去往的方向都是城北——阿昭慌乱,连连叫张德福打马回程。

    “娘娘稍安勿躁,皇上在宫中久候多时。”太监却不肯,越发让马车往前快赶。

    那咯噔咯噔的颠簸,就仿佛阿昭快要蹦出胸口的心。

    到了皇宫,却不将銮轿往皇上那边抬,竟是一路望自己寝宫直走。但入了殿堂,身后沉重的殿门便被左右拉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