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参谋长,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多疑的斯大林没有在希特勒加紧准备进犯苏联问题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已经发现和得知的蛛丝马迹的情报和材料没有多问几个什么,与此相反,斯大林却固执地认为,希特勒在结束对英作战之前不会进攻苏联。他把所获得的情报和材料,一律看成是借刀杀人,另有所图。他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在利用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吓唬希特勒,利用纳粹德国的军事力量以吓唬苏联,
意在唆使苏联与德国为敌,而西方国家坐收渔翁之利。当时,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斯大林的这种情绪必然要影响到他的决策者们及其下属,连送情报的人都不得不战战惊惊地在报告上写上一笔,说情报可能是西方国家制造的谣传。斯大林希望尽量避免战争和延长和平时间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惟其如此更应作好反击侵略战争的准备,但是他却因此而形成一种偏见,并以这种偏见来指导苏联的临战部署,结果导致苏联为此而付出惨痛的牺牲,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其次,斯大林在战略部署上存在重大失误。斯大林及其决策者们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推进过程的影响,对希特勒的“闪电战”的特点和作用估计不足,在战略部署上没有采取对付德军快速推进的措施,没有设置相应的纵深梯次的防御设备,加之对德国战略主攻方向上的判断失误,将军队部署在两翼,准备当战争bào发时进攻德军侧后,御敌于国门之外。于是,按着斯大林的意见,将西部战线1/3 的兵力部署在离国境线8 至20 公里处,其余部队部署在离国境线80 至400 公里处,难于抵挡德军的密集分割突击。
希待勒认为进犯苏联已准备就序了,便再一次发挥他制造谎言和借口的才能,于6 月21 日向苏联外jiāo部长发表声明,声称苏联军队“不仅继续而且甚至加紧企图破坏德国和欧洲”,苏联“采取了越来越反德的外jiāo政策”,苏联“把它的全部部队集中在德国边界并已作好了准备”等等。
于是,1941 年6 月22 日凌晨3 点半,在克里姆林宫和德国外jiāo部最后的外jiāo仪式结束之前半小时,希特勒向纳粹军队发出命令,沿几百公里长的战线上,那些早已对准苏联国土的数万门大pào,同时张开黑洞洞的大口,发出震耳yù聋的轰鸣声,这声音把纳粹德国与社会主义苏联的“蜜月”轰得烟消云散。
惨烈的苏德战争bào发了。
B德军实施闪电战苏军一溃退千里一苏联面对严峻的考验
如果说在苏德战争bào发前,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进行的话,那么由于苏德战争的bào发,就使战争超越了资本主义体系的范围,而开始具有新的政治内容和社会内容了。这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社会体系之间尖锐的武装对抗。
在突发的苏德战争面前,苏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苏德战争bào发的第二天,1941 年6 月23 日,苏联成立了武装力量统帅部,其成员包括斯大林、莫洛托夫、铁木辛哥、布琼尼、伏罗希罗夫、库兹涅佐夫、朱可夫,由铁木辛哥担任主席。其办事机关是总参谋部和国防人民委员会的直属指挥机关。7 月10 日,统帅部改组成总统帅部,由斯大林担任主席,成员有:莫洛托夫、铁木辛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沙波什尼科夫和朱可夫。7 月19 日,斯大林被任命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8 月8 日,斯大林又被任命为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帅部随即改名为最高统帅部。
国防委员会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景高统帅部则集中领导苏联军队的军事行动。
统帅部成立后,立即着手从组织系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