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送上门来了,再不好好收拾他,更待何时?今天是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关于取得胜利的条件。小册子里指出,这次敌人自己犯了错误,叫我们“耍龙灯”耍得他与其大部队脱了节,便于我们一口吃掉;去年在涟水,我们只以两个纵队,已经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头破血流。这次我们集中了几倍以上的兄弟部队积极配合我们揍他,他已是chā翅难逃了;我们跑了一个多月,跑出一肚子火,正没处出气,他送上门来,正好让我们泄泄火,狠狠地打他一顿。
对于战斗中的要求。小册子里指出,要运动迅速,动作勇猛,进攻坚决,服从命令,完成任务,发扬我们三猛三得的传统精神;要注意隐蔽肃静,减少不必要伤亡;要猛打穷追,不怕疲劳,不让敌人有喘气机会;要注意在战场上同兄弟部队团结,协同协作,配合一致。
关于本纵队这次参战的意义。小册子里指出,出敌意外的伏兵,予敌威胁最大。此次战役,我6 纵队虽不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派往鲁南,但我们人鲁南后,野司令我们不要刺激敌人,以便适时配合正面作战,故战役开始后,我们纵队能迅速由鲁南地区兼程北上,迅速进占垛庄,突然出现在敌人背后,切断敌人的后路,使敌人完全陷入绝境,奇兵之用,意义重大。
正是这些朴素无华的语言,激励着战士们连夜行军,勇敢战斗。
听说回师鲁中,参加围歼74师,特别是经过紧急的战斗动员,整个纵队干部、战士的战斗情绪比接受任何一次作战任务都要高涨。正像“小册子”中指出的那样,第74师确是第6 纵队的老对头、老冤家。
1946年的冬季,第6 纵队两次执行过涟水保卫战的任务,对手就是这个曾经满以为在解放区可以“长驱直入”的74师。
第一次涟水保卫战,在涟水城下,淤黄河畔,6 纵队歼灭第74师3000多人,打退了它的猖狂进攻。
第二次涟水保卫战,第6 纵队再一次给了第74师以沉重打击,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但因众寡悬殊,第6 纵队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飞兵北上,意味着任务紧急,意味着动作要神速,意味着要在短时内完成长距离奔袭。
二百余里路程,要靠两条腿在两昼夜完成,这是何等艰巨的任务!
人民战士不是“神行太保”,但人民战士练就一副铁脚板。号令一下,干部战士立即撒腿如飞,快速行进。
沂蒙山区,岗密层选,道路崎岖难行,开始战士们脚力挺好,走过二三十里还可以,可是走到四五十里,腿就变得沉重了,步子也变得小了,加之石头又磕脚碰腿,大部队的后面渐渐拉起一支步履艰难的掉队“小队伍”。
下半夜,瞌睡虫缠人,有的走着走着,站着不走了,睡着了。
在这种情况下,生动活泼的宣传鼓动工作,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无论是路边的鼓动站,还是队伍里的宣传员,不住响亮地发出振奋精神的鼓动口号。战士也自动写起qiāng杆诗,激励自己,鼓舞别人。
在各个部队里,团结的精神,互助的精神,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骑马的首长跳下马来,将马让给走路困难的战士;干部纷纷从战士肩上夺过背包、qiāng支自己扛上;身强力壮的战士帮助体弱的战友,一个人承担起两个人的重负。
就这样,疲劳,瞌睡,腿酸,脚痛,都被驱走了。整个队伍始终高速度地开进。
在第6 纵队急行军的队列里,还有一个编外的“战斗员”,那就是新华社华中前线的记者曹雨吉。他曾参加了两次涟水保卫战,在pào火连天的火线上,他采访报道了一个又一个模范人物。像被称做“肖将军”实际名叫“肖降金”的英雄战士,像被评为战斗模范的解放战士刘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