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8军),加上西路军的两个军(第38、39军)和原来作为预备队的第5 兵团两个军(第16、17军),共10个军的兵力,同样摆出了一幅以优势兵力与白崇禧进行决战的态势。

    10月7 日凌晨2 时,máo zé dōng以中央军委名义复电林彪。邓子恢、谭政、肖克、赵尔陆,对作战部署原则上表示同意,而对衡宝决战之事只字未提。因为máo zé dōng知道,当初林彪发起湘赣战役企图求歼白崇禧主力而未果,后来又准备在湘中与白崇禧决战亦未实现。máo zé dōng估计,这一次多半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在máo zé dōng的脑子里,仍然是白崇禧“决不会在湖南境内和我决战,所布疑阵是为迟滞我军前进之目的”。不过这一次máo zé dōng换了一种说法:“白崇禧指挥机动,其军队很有战斗力,我各级干部切不可轻敌。”“各级干部”当然也包括林彪在内。

    (11)

    34.“丁大胆”率第135师歪打正着,直chā白部防御中枢。祁北围歼,桂军四个主力师被歼灭

    战争较之其他社会现象具有更多的“概然xìng”和“偶然xìng”。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就说:“战争是充满偶然xìng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xìng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天地,因为没有一种活动像战争这样从各方面和偶然xìng经常接触。偶然xìng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xìng,并扰乱事件的进程。”他甚至认为,“战争的客观xìng质很明显地使战争成为概然xìng的计算。现在只要再加偶然xìng这个因素,战争就成为赌博了。”

    máo zé dōng也指出:“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xìng,即更带所谓‘概然xìng’。”

    衡宝战役就充分地表现出战争的这种“概然xìng”和“偶然xìng”。

    衡宝战役的“概然xìng”表现在敌情的不确实xìng上,白崇禧既作决战的部署,同时也作撤退的准备,也就是máo zé dōng所讲的“白崇禧指挥机动”。所以后来衡宝战役进程中的一连串变化,都与这种“概然xìng”联系在一起。

    衡宝战役的“偶然xìng”则体现在我军第135 师的行动上。

    按照四野总部和林彪的指示,中路军主力停止于衡宝公路以北待命。然而,却有一支部队继续猛打猛冲到白崇禧集团的防御中枢里。这支部队,就是有“丁大胆”之称的丁盛率领的第45军第135 师。

    该师是10月2 日接兵团和军的命令前进的。肖劲光亲自给丁盛布置任务:“丁盛你胆子大,给你135 师的任务就是向衡宝公路以南穿chā,直奔洪桥,切断白崇禧逃回广西的退路。”

    当日,第135 师在永丰、青树坪一带与敌军接触,迅即突破桂军一线阵地,当天就前进40余公里,并继续向衡宝公路猛chā。4 日晚先头第403 团即占领衡宝公路上的水东江。

    第135 师由于在急行军途中顾不上架设电台,因此没有接到林彪“停止前进”的电令,仍继续向衡宝公路以南挺进。

    这便是“偶然xìng”。如果当时第135 师接到了停止前进的电令而停止于衡宝公路以北,就不会有该师后来的孤军奋战的好戏,衡宝战役的结局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5 日凌晨,第135 师全部通过衡宝公路。其前卫进至衡宝公路以南的沙坪、灵官殿地区,犹如一把尖刀直chā白崇禧集团的心脏。

    正当四野总部和林彪焦急地等待第135 师的消息时,丁盛与政委韦祖珍于5 日14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