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一步一步地向前挪。昼间气温高达三四十度,夜间气温又骤降至零下20多度,戈壁瀚海根本无法宿营,官兵们只得用找来的骆驼刺将沙坑烧热,然后扒去柴灰,蹲在里面打吨,或是围坐在黄火旁,苦熬长夜,有时干脆连夜赶路,以不停的运动来驱寒。
千里大行军中,全体官兵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吃大苦、耐大劳,顽强拼搏、团结战斗的优良传统,克服了干渴和以“塞外三怪”著称的安西大风、巴里坤奇寒和吐鲁番酷热等难以想象的各种艰难险阻,一面平息沿途叛乱,一面长途跋涉,历时3 个月,行程1000多公里,于1950年3 月分别胜利地抵达东疆各要地和天山山脉东部边沿的各个城镇,完成了千里大进军的壮举,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当得到人疆各部队胜利抵达预定驻地报告时,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掩饰不住高兴的心情,特发电嘉奖全体指战员,称这次进军“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
人民解放军进军天山南北的春风,给新疆各界各族人民带来了历史的春天。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相迎于道,用各种最能表达自己感激和高兴之情的方式欢迎人民解放军。
20日,是人民解放军战车5 团预定进驻迪化的日子。这天,迪化全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数万群众组成了欢迎队伍,冒着凛冽的寒风,等待在街道两旁。三区方面派来了满载慰问品、悬挂着“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布标语的大卡车队,加入了欢迎队伍……从南梁到东门外的营房,十里街道上人山人海,人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兴奋和激动的笑意。
包尔汉一大早就撑着病体,乘车赶到迪化南郊的乌拉泊,欢迎战车团。
当战车团徐徐开进市区的时候,“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鼓乐声响彻云霄。人们把准备好的慰问品抛向战车,并向解放军战士献花、敬茶、敬酒……
12月9 日,在解放军陆续开进新疆的同时,临时省政府举行了隆重的“三军”(指入疆的人民解放军、起义部队和三区民族军)联合入城仪式。人夜,在西大楼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新疆各族各界代表热烈欢迎解放军的到来。
目睹这一空前盛况,陶峙岳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特赋《迎王震将军入疆》一诗,盛赞人民解放军浩大的军威、王震的指挥若定和新疆人民对解放军的盛情欢迎之情景: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
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近尽开颜。
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作战,在兵力不占绝对优势、条件十分艰苦、后勤供应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征战10个月,解放了陕、甘。宁、青、新五个省区,歼灭和改编叨余万人,提前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解放大西北的历史任务,使西北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中来。这对于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祖国新西北,巩固国防,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章 挺进中南(1)
24. 中共“五大领袖”给四野特殊的礼遇。máo zé dōng说:我们三路大军就要浩浩dàngdàng下江南了,声势大得很,气魄大得很四野,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它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它的最高指挥是林彪。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贯彻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关内大批干部和部队向东北进军。máo zé dōng经反复权衡,提议由林彪出任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 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统率东北地区的所有部队。林彪不负重托,率领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消灭敌人,壮大自己。到1948年秋,已奇迹般地发展到百万余人,其中野战军70余万人。这年9 月,国共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