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你再回老家一趟,队里这边的其他调查安排由英姐盯着,我去发通缉令,至于找专家的事我去请示一下曲副局长,下午让他帮忙安排”韩兵点头。
就这样,在得到韩兵的同意之后,我又驾车离开了警队,向老家下红旗村。
“老爸c老妈c爷,我回来了”大约两个小时后,我再次回到乡下老家,走进我家那座小楼。
“哎呦!你可回来了,你爷担心的连早饭都没吃,就担心你出事!”老妈说着接过我脱下的大衣,转身挂在墙角的衣挂上。
“嘿嘿有啥担心的,我也不是头一天当警察;我爷呢?”我说着窜上热乎的炕头。
“在他自己房间呢”老妈说着低头将嘴凑到我耳边道“算呢”
“算什么?”我也压低声音,问到。
“不知道,一早就把他那几个大钱拿出来了,在炕上推来摆去的,一边算还一边摇头”
“嘿嘿给我算命呀?”我忍不住发笑;不知为何从小到大每次看到甚至只要想到爷爷摆弄着他那几个光绪年间的铜钱给人算命的样子,我就忍不住发笑。
“这次不像,我看他还把那个压箱底的小册子也拿出来了”
“那他算什么呢?”我顿时感到智商严重不足,因为我知道爷爷有一本从不轻易示人的小册子,一直被他视为宝贝一般,据说当年文革时曾被他藏到房脊的瓦缝里,连红卫兵抄家都都没找到。至于那册子的内容,别人不知道,但我却知道,那是一份手抄的《推背图》。
说到这《推背图》估计全国人民几乎是只有没见过的,却绝对没有没听说过的。
据传此书由唐朝的两位名叫李淳风和袁天罡的高人合作,是一本预言书,预言的是自唐朝以后大约两千年之内所将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因预言过于精准所以后来被历代君王和政府列为之首,但却屡禁不止并在民间长期流传。当然传的都只是手抄本,没有一个是拥有合法出版书号的印刷品。甚至在宋代还出现过某位皇帝因恐惧此书过度流传而对政权产生动摇的恐惧,而专门派人制造大量冒名的赝品散布民间以混淆正版,让后世的老百姓难辨真伪而不再相信此书的事情。若这种传说是真的,我猜那位宋朝的皇帝便是中國有史以来最大的盗版书商,想必一定赚了不少黑心钱。
后来传说到了明朝末年,有位姓金的批书高手居然在不计其数的各种版本中选出了一版他自认为是最有可能源自唐朝真品原版的,并且做了批注。而那位金老头居然也高绝到通过对《推背图》的研究而预见到了鬼子进村和四人帮乱政。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推背图》本身并无固定作者,是历朝历代的神棍和术士们不断将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拼凑伪装成古人的预言,最后形成此书。当然就我本人来讲,我更倾向于相信后者。因为老话说得好;江山代有神棍出,一代更比一代神。比如我爷爷就很神。
至于我那神仙爷爷一直当作宝贝保存着的这本,究竟是源于哪一类哪一版的?也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啊?《推背图》?嘿嘿我看看去”我说着腾的从炕上下来,迈步便向爷爷的房间走去。
“还笑呢,把护身符都弄丢了,看你爷怎么骂你”老妈用手使劲戳了我脑门一下。
于是在老妈的提醒下,我蹑手蹑脚的来到爷爷的房间。轻轻的推开半关着的房门,走了进去。果然老爷子正盘腿坐在炕上,聚精会神的盯着摆在面前的六枚铜钱,嘴里好像还在自言自语的不知嘀咕着什么。至于那本小册子,正放在他的腿边,并未见翻开。估计爷爷也自知修为尚未达到可以与明朝那位金姓先生一较高下的地步。
“嘿嘿爷,算啥捏?算出来你大孙子啥时候当公安局长没?”我嬉皮笑脸的凑上前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