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真的不是个管理人才啊”“当死士也要吃饱饭啊!妈的”,抱怨归抱怨,办法目前还是没有。
朱明复只能在御书房里把精神食粮抵作物质粮食,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一本的书,他拿起翻了起来,这本书的作者是当年的工部尚书郑某,书中记载南京城的设计者是刘伯温,监理是洪武皇帝朱元璋,赞助商是沈万三。
这本书记载了朱元璋当年修建南京城的原始资料,该书详细记载了南京城墙的种种牛叉之处,除了用糯米石灰增强墙体的强度之外,还有工程设计上的种种优异之处,哪里适合屯兵,哪里适合短兵突击,哪里有地道可以到城外劫营,都有记载,朱明复如获至宝,顿时忘记了饥饿,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在该书的最后一页,有一张大图,经过仔细辨认,朱明复发现这竟然是一张皇宫内部的密道示意图。
看来朱元璋到底是开国君主,考虑得很周全,当年就考虑到万一将来京师被困,皇帝还可以秘密出逃。
但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去世仅仅四年后,他开凿的密道就快派上用场了,在设计者想象中他的密道或许不应该这么早就派上用场吧。
朱元璋死后不久,他自己的儿子就和孙子开打啊!哎,真是谋事在人人,坏事在天啊!
朱明复还发现了一件奇异的事,密道图上的进口很多,但出口有明确标注的却只有三个,其余出口一概没标出,栖霞寺后山的古井就是其中一个明确的出口,书上说密道是刘伯温按照奇门遁甲的方位来设计的,每个进口和出口都暗合奇门遁甲的学问。
可书上没说这些进出口可以令人穿越啊?不过既然是最高深的学问,大概也有可能会出现可能奇异的功能吧。
朱明复暂时没时间管这个问题,现在最要紧是要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密道是和南京城墙一起建造的,也就是说南京城不仅有地上的防御城墙,她的地下还有一套和地铁一样的四通八大的防御设施。
~~~~~~~~~~~~~~~~~~~~~~~~~~~~~~~~~~~~~~~~~~~~
当朱明复把这本奇书看完后,终于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了,是皇帝和一个老太监走进来了。
皇帝看到朱明复,总算想起什么来,转头告诉老太监拿份饭来。
建文帝坐在御案上看了会奏章,看朱明复吃完了,面容伤感地对朱明复说:“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你想知道吗?”
朱明复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胡乱点点头, 皇帝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朱棣已经攻下扬州了,徐辉祖今天杀了谷王c李景隆等十二人,他们府里发现了大量和燕王联络的证据。要不是徐祖辉和洪鹏及时报告,不用朱棣攻城,他们就会把朕卖了。”说到最后,皇帝怒容顿现。
朱明复边听边想“我举报了三个人啊!还有那个徐辉祖弟弟徐增寿呢?因为徐辉祖的关系不处置了吗?”但既然皇帝没说,他显然不能问。
朱明复赶紧跪下来:“皇上英明,雷霆出击,全城军民必定士气大振,京城墙乃太祖所建,坚固无比,城内守军十万c粮草充足,消除内奸后,待四方勤王之师大集,燕逆的死期也就到了!”
“朕没想到,身边这么多人都投向朱棣,朕自即位以来一直奉行仁政,真不知朱棣给他们灌了什么汤,他们都背叛朕,众叛亲离的滋味不好受啊!为了太祖的江山,我只能杀他们,你说,我是不是很残忍?”建文说的语气很苦涩。
“皇上,治乱世宜用重典,太祖驾崩之后,边塞诸王手握重兵,不与朝廷同心,此乃用武用猛之时啊!对臣属宜赏罚分明!”朱明复觉得很有必要说点坚定皇帝信心的话。
“说的不错,你读过书?”建文有点欣慰也有点惊讶。
“回皇上,草民在家乡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