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汉灵帝似乎缓过气来了,虽然气息虚浮,却依然故作硬气,问道:“依爱卿所见,协皇子、辩皇子,谁能为人主?”
郭翼淡然道:“皇上早有决定,何必来问微臣。”
汉灵帝不想听这种套话,继续道:“朕是问你的想法。”
刚刚回京,雒阳政局变化一无所知。但汉灵帝本人肯定是想立刘协的,在他面前当然不能说支持刘辩。就是不知道何进、何皇后会有什么动作。尤其是何皇后,她如今有了兵权,只怕想法会很多。
“协皇子聪慧,辩皇子势大。”郭翼微笑着说:“若是以大汉江山为重,当立协皇子。但此等国家大事,非微臣所能议论,望皇上恕罪。”
“哦?”这个答案出乎意料,要知道,三公九卿大部分可都是旗帜鲜明的支持刘辩,只有一两个被十常侍推举上来的,才支持刘协。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朝中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郭翼任谁看都是何进一伙的,至少也是朝臣一派,居然会支持宦官们支持的刘协?
汉灵帝问道:“何进数次保举你升官,你就不感念一下?”
郭翼严肃道:“微臣能有今日荣华,俱在皇上恩赐。”
“好。”汉灵帝一时间喜不自胜,这真是意外的收获,只是把郭翼叫过来试探一番,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刘协的支持者。
“如今协皇子势单力孤,该如何相助?”
一个皇帝,居然在立嗣的问题上感叹势单力孤,简直是千古笑谈。也可见何进家族在这件事情上发挥了多少功夫,无怪乎历史上何进强行册立新君,掌握兵权的宦官也不敢冒动,一贯强势的董太后也不得不服软。
郭翼道:“协皇子聪慧,只需名师教导,必可成才。”
“别说废话。”汉灵帝伸出手,示意郭翼靠近些,郭翼起身在床边跪下,汉灵帝握着他的手,恳切道:“朕真心对爱卿,想必爱卿亦如是。要如何才能助协皇子登基,爱卿但说无妨。”
郭翼皱起眉头,这事情难度太大了。靠他一个人能掀起什么风浪?但皇帝既然问了,自己也不得不给一个答案,能不能成,这事另说。
“臣当为执金吾,执掌兵权以助协皇子。”
“雒阳兵权都在何进手中,他必然从中作梗!”
靠!到底谁才是皇帝?你封个官,还要看何进的脸色?嘴上却说:“如此,则假意由臣教导两位皇子,消除顾虑,如此大将军必会应允。”
“准了。此事若成,爱卿当为托孤之臣。”
说完,把张让等人喊进来,起草圣旨。迁郭翼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执金吾、侍中,开府治事,食邑两千户。
这官位就有点高了,甚至大大超出郭翼的预料。可见汉灵帝是真的病急乱投医,找到一个能帮忙的,就一通封赏砸过来。
对郭翼而言,开府治事一条最为重要,他可以公开的招募人才为自己办事了。这对于组建政治团队非常重要。
写完圣旨,汉灵帝又迫不及待的说:“爱卿今日即可授课了。”
“是。”郭翼领旨,灵敏的鼻子嗅到了一丝清香,这味道是从负责管理笔墨的守宫令身上传来的。此人大约二十多岁,留着八字胡加山羊胡,身高约一米八,白净的脸庞非常帅气。
这个时代还没有香水,一个男人身上居然有香味?看他这么眉清目秀的,不仅让郭翼怀疑汉灵帝是不是有“龙阳之好”。这倒不是怀疑汉灵帝的取向,而是因为他贵为天子,这也是一种彰显权力的方式。
拿着圣旨离开西园,那守宫令也正好离开。郭翼忍不住上前问话,“未请教大人尊姓大名。”
守宫令很惊讶,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这才不卑不亢的回答道:“下官荀彧,不过守宫令而已,不当大人如此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