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娘”
“我会和她说,你快走。”
仝玉接过银子,对着郑轻寒郑重的说了一句:“郑大哥,大恩不言谢。小女子拜别了。”
“走吧。”郑轻寒转过身去,挥了挥手。
仝玉沉默了片刻,拉着云儿消失在了夜色里。
慌慌忙忙的走了大半个时辰,天边的云霞终于渐渐亮了起来。
“小姐,小姐,我好累啊。”云儿擦拭着额头,再也撑不住了。
“那,我们,我们坐着歇一会吧。”仝玉看了看四周,找了一块干净点的地方,拉着云儿坐下。
“小姐,我们去哪里啊,天大地大的,我们怎么给老爷伸冤。”
“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
“小姐,我们为何不去找文先生商量一下呢。”云儿擦了擦汗,漫不经心的说道。
“文先生”仝玉若有所思。
七年前,王妈带着她和云儿来到这里不久之后,就有一位姓文的先生也落户到此,文先生开设私塾,教徒授课,却不收金银,乡亲们感恩,总是变着法子送些米面去。文先生满腹经纶,才情颇高,七年间,他培养的学生们无一不是人中龙凤。有些学生金榜题名之后,时任高官,回来请他出山任幕僚,却都被他婉拒了。
小时候,仝玉总是偷偷趴在窗边看文先生授课。有一次文先生抓到她,问她为何偷听。她说,为何女子不可入学堂,如果她可以入学,定会学的比其他人都好。文先生看她天赋异禀,于是在内堂特设一席位,准许她每日前来听课,除此之外,他还教她琴棋书画。半年前,文先生说,他已经把自己所会的全部教给她了,自此,她不需要在来学习了,他也不会再为她授课了。
“对啊。”仝玉激动的抓着云儿的手说道:“我怎么把先生给忘了,他一定有办法,我现在就去找他。”
两人简单梳理一番,就匆匆赶往文先生的私塾。青山绿树,白云溪水旁,一间草庐立在其间。
仝玉还未走进,就听见屋内传出一阵古琴声。仝玉整理好衣衫,让云儿去旁边等着自己,便对着屋内一拜:“先生,学生前来拜会,恳请先生出来相见。”
屋内,琴声不止。仝玉只得继续跪着等待。良久,琴声停止。房门打开,文重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轻轻叹一口气:“起来吧,进内相谈。”
仝玉欣喜的抬起头,面前的文先生,一身淡青色布袍,腰间一束同色束带,简单朴素。七年前,仝玉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就是如此,风度翩翩,温文儒雅。如今,七年过去了,时间没有在他身上刻下太多的痕迹,但他眉间的忧愁却日渐加深。
“先生。”仝玉刚坐下,就迫不及待想问问他的意见。
“喝喝看这茶。”文重打断她的话,递上一杯清茗,“是你师弟从杭州叫人捎来的,雨前龙井,味道很是香醇。”
仝玉着急的端着茶杯,一口饮下:“先生。”她起身,对着文重跪了下去,“我知道先生不愿过问俗世间的闲事,只愿在青山绿树间逍遥过活。可是,可是学生今日实在是有事相求,求先生给学生拿个主意吧。”
“唉我就知道会有今日,你起来说话吧。”
仝玉起身,对着文重,把自己的身世缓缓道来。
“先生,玉儿隐瞒您七年,实是不该,可是,我是罪臣之女,隐瞒实情,也是无奈之举,还望先生体谅。我知道,先生您足智多谋,还望先生为玉儿拿一主意。”
文重听她说完却丝毫不见惊讶之色,只缓缓问道:“你想我给你拿什么主意。”
“身为人女,父母归天,我却苟活至今。父母生前,没有尽孝,父母死后,也无法为其伸冤,仝玉惭愧,如今,眼看皇帝陛下病重,大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