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来是家老面摊,只是味道真的有这么好么?

    都道酒香不怕巷子深,难道说这面味道好也不怕摊子偏?

    桑月看看店内不算多不算少的食客心道:只是这么好的面为何做了这么多年,还在这镇头上摆个摊,而不去寻个店面做?

    看来,做生意也并不是很赚钱啊?

    黄家阿奶的面摊很便宜,肉丝面六文一碗、素菜面四文一碗,做得还算实在。

    桑月试试口味又加了一小勺子朱萸酱后,浓浓面香蹿入鼻间勾起了肚子的饿虫,她再也等不及了,叉起一筷子的面就往嘴里送。

    看自己媳妇吃得开心,庄大牛觉得自己功劳很大:“月儿,我没骗你吧?味道是不是很好?”

    虽然这面看起来清汤寡水,可这纯正的麦香、清香的面味,加上一些作料,桑月不得不承认高手在民间。

    “嗯,好吃!特别是这寒冷的大早上,香而不腻、淡而不寡,实在是这大清早不错的选择。”

    这赞扬可不低。

    庄大牛一脸幸福的傻笑:“喜欢吃的话,一会再来一碗。”

    她又不是猪,一个早上能吃两大碗面。

    桑月喝了一口香香的面汤正想瞪庄大牛一眼时,突然棚外传来一阵惨叫:“别打了别打了,我就找我阿奶给你们拿银子!”

    桑月一怔止住了嘴,庄大牛看了一眼棚外:“赶紧吃吧,看来又有人来找大娘的麻烦了。”

    找麻烦?

    桑月不解:“这大娘得罪人了?”

    庄大牛摇摇头:“也不是,那叫喊的人是黄阿奶的大孙子,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听完庄大牛说这黄家阿奶家的情况,桑月觉得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据说二十年前边关大乱,朝庭广征兵役,并且摊上有兵役的人家如果不出兵役的话,每户交上五百两纹银。

    一个农家别说五百两银子,就是五十两银子也没有几家拿得出来。

    当时黄家阿爷摔断了腿,黄家小儿子不足十岁,只能让已成家生子的大儿了去了。

    又据说当年那一战打得很凶,出去当兵的几乎没有人回来,这黄家的儿子自然也没回来了。

    儿子没了,这大孙子黄家老两口就看得重了些,都说慈母多败儿,就是这理儿。

    黄家的大孙子好吃懒做就算了,甚至还与他的狐朋狗友一起来坑两位老人,这也就是两位老人累死累活做了几十年,还在这茅棚里摆面摊的原因。

    既然是人家的家事,桑月自然不会理会。

    再者养不教父之过,黄家阿爷祖代父职,应该好好教育好孩子,可他们不仅不教还宠溺他,这是跟自己有仇啊。

    听着棚外嚎叫呼喊,桑月与庄大牛自顾自的吃着碗中的面条。

    棚子里还有不少的人,他们也没人去看热闹,常在外走的人都知道,多管闲事总要出事。

    只是他们只扫门前雪的人想不到的是,那些个没帮他们扫瓦上霜的对手却不允许了。

    “砰”一的声巨响,两张桌子倒地成了一堆烂木头。

    “邵大爷,这是客人,他们与老朽无关,您要的银子我们会尽快筹集。”

    说话间一个身高马大、满脸凶恶的男子扒开人群站在了棚子口,听到老头子开口,反手就朝说话的黄家阿爷一巴掌:“筹筹筹,给老子筹个屁!上回就给了你期限,可期限都过了一天,你竟然还不送上来,老子可没耐心!今日不给银子,老子就让人拆了你们摊子、砍了你家这小子!”

    “不要啊!邵大爷求求您行行好,老朽真的会尽快筹银子给您,求您放过我孙子吧!”

    “阿爷,阿爷,你救救我…你救救我…这一回真的不是我犯下的错,是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