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本以为诸葛亮难以忍受法正,法正亦不愿服他,却是有些偏颇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仅自性格处管中窥豹,已能推断出此人的行为甚至将来成败。郭嘉本以为法正与诸葛亮在这两年磨合间早已相看两生厌,但凡刘备不在身边,便会争锋相对。想不到诸葛亮与法正两人居然如此以大局为重,相安无事。
更何况听说刘循的军旗不知为何被弄断了,这一战败得几乎可以说理所应当了。
待郭嘉说完,贾诩慢吞吞道:“军旗乃是一军之魂,一支军队可以败,但若军旗断了,从此一蹶不振也并非怪事。此战之中,刘循军旗却忽然断了在下以为,这其中定有文章。”
曹操亦颔首。他相信巧合,却也不相信这类巧合。
只是可惜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孙刘联盟终于起了不小的冲突,哪怕鲁肃,短时间内也无法说服孙权与关羽,直至反戈相向。孙权与刘备能否分出胜负暂且不论,他们应当注意的是此时益州不堪一击,刘循与张鲁联手,极大的把握能在刘备回援前将益州拿下!
而这一局,早已自南下攻益州便布下了。无论是逼刘备在准备不够充足的状态下入驻益州,抑或留下刘循与张鲁与之对抗削弱其战力,甚至孙权后来欲收回荆州三郡,都在曹操意料之中。
只是可惜。
刘备听闻张鲁大军南下的第一反应是放弃三郡答应孙权,显然他在事先并不确定张鲁会出兵,更对诸葛亮与法正能否守住本营抱有很大的怀疑。那么这一战就不存在陷阱一说,而是那两人用真才实学,当真守住了岌岌可危的益州。
这两位大将虽是有些唬人,不过到底还是暴露了些许弊端。
曹操不动声色道:“如今刘备虽是没什么大碍,但刘备对孙权应是怨恨颇多。他们之间的联盟,恐怕有些动摇了。但此番张鲁战而败,孙权却恐怕也不会轻举妄动了。”
贾诩颔首道:“正是如此。”
“真可惜,”郭嘉只微笑着吐出几字,做了总结,“哪怕如此布局,这刘备还是命不该绝。”
曹操乍一听闻,忽然觉得好笑。他也笑了出声,戏谑道:“郭奉孝居然也相信起命来了?”
曹植侧首看了他一眼,心下倒是明了这个人应当是从辽东差些死去后才开始相信的天命一说的。只是信了天命却不代表他就此安于天命的安排,反而更有了难以形容的野心。
人常言天命难违,但天命又到底是什么?
孟子曾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何曾不是刘备的人生写照?
无论是当年抑或现在,无论是辗转于小沛c新野c长坂坡,抑或如今的益州之间,刘备一直是东奔西走如同丧家之犬。甚至很多年前他依附于袁绍的处处受制;后来依附于曹操有诸多谋臣欲诛杀他;最后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刘备一直活在军阀之间夹缝之中,稍有不慎便要命丧黄泉,灰飞烟灭。
刘备得至如今地位,无人不佩服他心性之中的强韧与隐忍,更不得不佩服他的运气——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昔年袁绍不屑他,曹操不愿杀他,刘表亦只是提防他,孙权与他结盟,刘璋更是将他引入西川纵使步步血泪,次次山穷水尽,依旧柳暗花明。
真真是天命!
曹操忆起当年,一时感叹良多。心中也不知是后悔还是不悔当年的不杀,心念几转之下,终究是轻叹一声不再言语。
曹植静立片刻,见曹操没有了说话的兴趣,轻声询问道:“父亲可觉得累了?”
曹操半晌才点了点头。
他与郭嘉相视一眼,四人便躬身告辞。待出了门,曹植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