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才学,只可惜似乎一直没有什么机会与先生相交。”
司马懿笑了起来。
他被曹操召入朝为臣的这些年低调惯了,笑容覆着隐约的谦让,瞧着令人颇为舒心:“四公子说笑了。若论才学,在下怎及得上四公子半分呢?尤其是那日四公子登台一赋,艳惊四方!呵只可惜四公子往日宴请,在下皆是无缘参加。”
曹植笑意更深了:“下一次,一定请先生参加。”
司马懿亦不遑多让:“那么,便这般一言为定。”
曹植道:“父亲面前,不过班门弄斧罢了。倒是二哥在父亲面前说的策略,令植大开眼界。”
司马懿眼中有了一分惊讶:“是何策略?”
曹植顿了顿。他缓缓歉然一笑,一手支着额头道:“曹植不胜酒力,说了胡话,先生可莫怪。”
司马懿从善如流道:“怎会呢?在下也醉了。”
语罢,便相视一笑,继续饮酒。
再过一盏,两人凑着聊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趣事,司马懿忽然道:“在下有一疑虑,想求教四公子。”
“求教不敢当,先生请说。”
司马懿晃着酒杯道:“人常言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不知为何,有些知己在一起总有说不尽的话;有些人在一起,则只能相顾无言。如此,究竟但相顾无言者为知己,还是言无不尽者为知己呢?”
曹植顿了顿。
他抬首,双眼之中仿佛覆了一丝醉意:“许是因为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他这一辈子,在外人面前从未有过任何失态。他的所有表情,或者是温和,或者是微笑,便正如面具。
哪怕说这句话,亦是难掩的温柔。
司马懿的眼睛却亮了亮,甚至颇为赞叹地鼓掌道:“好一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呵,先生也认为我的这一句话?”
司马懿诚恳道:“今日闻之,震耳发聩。”
曹植勾着唇角敛了眸,也不再说什么了。
大多数人还将目光放在这一场战事上时,事实上曹操等人的注意力已转向刘备与孙权之间的明争暗斗。
建安十九年曹操攻孙权无果归邺县不久,刘备命庞羲劝降刘璋长子刘循。
昔日曹操假意攻打益州,刘璋引刘备入西川。后来刘璋明了刘备野心,曾下令西川军队与曹操联合,剿杀刘备于葭萌。只是其部下在彼时已分为两派,忠于他抑或暗中背叛于他,导致西川终究落入刘备之手。
然纵使刘备得到西川,其损失亦是不可估量。更何况刘璋自缢后,其长子刘循承天子之意领益州牧,驻军雒城与刘备遥遥对峙,更导致西川内乱纷纷。
西南各地将领或领兵而起,或领军投靠孙权与曹操。待诸葛亮终于收拢西川权势c平定各部动乱c三次打退刘循,终于平定大半的益州。
只是表面上的平定罢了,对于刘备而言无论军力c粮草c财力事实上皆无任何的扩充。
是以于刘备而言,所需要的正是一段不短的缓冲期,才有命庞羲劝降刘循。
庞羲此人,正是刘循岳父。刘循最初看到庞羲,还是满面笑意,命仆人备酒席宴请之。待听闻庞羲来意,也有良久的迟疑——毕竟益州易守难攻,曹操又有孙权威胁转而进攻北方,于他们能而言实在有些后继无力。还是左右瞧出他的意图,劝说道:“庞羲任巴西太守时,曾因骄功自重c私募賨人为部曲而为先主猜忌,意欲叛先主,只是后来为程畿所阻罢了。刘备入蜀时庞羲投降刘备,正是辅佐刘备篡权的功臣之一!如今主公乃是刘备心腹大患,主公一旦投降于他,难保不会被猜忌诛杀啊!”
刘循引以为然。
刘循不肯投降,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