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诸位认为子桓建议如何?”

    有人附和,有人不语。

    郭嘉首先表示反对道:“在下以为,不可。”

    曹丕微不可觉地皱眉。

    但他面上却并无不悦,甚至侧头凝视这位曹营之中不可或缺的谋士,眼中神态近似求教。

    曹操见状心中满意,然后他才对郭嘉道:“哦?为何呢?”

    郭嘉谏言道:“百姓最重观念便是安居乐业。除非家乡战火连天,迫不得已方愿远迁。而大多远迁之人,待老去故去后,也希望后人将骨灰带回家乡安息。而今此地战火不曾蔓延,长江不曾泛滥,没有半点天灾。主公若颁布法令令他们离去,恐怕是将这些百姓逼离庐江,反去南方。届时,主公北防空虚,不可谓不忧。”

    庐江之地虽然属于孙权,但这些地方富庶,战火不及,百姓大多安居乐业。是以这些百姓可谓是隔开了他们,是曹操在北方的屏障。

    曹操眉头皱的愈深了。

    他凝视着郭嘉,缓缓道:“那依你所言,不正是完全没有对策了?”

    郭嘉思索片刻,敛眸一笑:“昔日主公攻荆州时,十万百姓跟随刘备南迁。在下以为,主公若能行尧舜之功,则天下百姓尽能归心,主公也不必担忧谁人扰民。”

    曹操闻之,心下大悦。

    众人见状,也纷纷言当将改革推进至此。众人散去后,曹丕垂首恭恭敬敬同郭嘉请教,无人可知他眼中思绪何等诡谲。

    不久,曹操上禀天子,仿照古制将全国的十四州合并为九州。此番改制,废除司隶校尉部与凉c幽c并c交四州;将司隶所领分入雍c冀c豫三州;并凉州入雍州;并幽c并二州入冀州;又废交州将所领分入荆c益二州。

    同时,再度申令九州依照他所颁布的律法改革,只是孙权c刘备并不承认曹操集权,并不在江东c西川之地实施变法,也唯有曹操所在的北方,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

    夏四月,曹操归邺。

    他归来那一日,曹植命众人研究的水车,有了极大进展。

    作者有话要说:好久没更,嗯,考完试后玩了2天,然后在看《齐民要术》找一点资料。

    文到这里,似乎应该写个番外的,但是我一向不喜欢写番外,于是就在作者有话说里说吧,囧。

    啦啦啦亲说,“郭嘉方面怎么一点提示都没有??原来他不是还以为他们二人之间只是曹同学的单方面小小少年心思么,怎么他突然领悟了此中真意,而且竟然又如此直白清晰地回应了?!!”

    我写的时候呢,有关郭嘉转变,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赤壁之后——攻打马超前。他明白曹植对他的感情,而他也是有点喜欢曹植的。只是这种喜欢不深,也就是知道你一辈子好就罢了。所以他对曹植宽容,在曹植走错方向的时候会提醒他。

    第二是曹总宣布曹植即将成亲—曹植成亲。他发现自己原来比想象的再要喜欢曹植一点。但曹植既然要成亲了,那么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所以他衷心祝福曹植,也对杨修说“只要想,一定能忍住”。

    第三是荀彧c崔氏分别出事——曹植告白。首先是荀彧的事,哪怕昔日曹操对荀彧那么看重,对左右说“荀彧,吾之子房也”,今日也能对荀彧弃之如敝屐。所以郭嘉也会想,那么他呢?将来若他与曹操方向相左,与曹植目标相左,曹操会怎样对他,曹植会怎么对他;然后是崔氏死了。人活在世上,总会有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突然死了。郭嘉也算是死过一回的人了,明白死其实是太容易的事。他日若他莫名死去,又会不会后悔今日的退缩呢?

    既然曹植终于勇敢同他告白一次,那么循着本心接受也无所谓。

    以上,就是第三卷郭嘉的转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