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奕的到来的第一日,郭嘉已准备了一些他的东西。郭奕看过之后,并无任何动容,只是淡道:“谢谢,但我不喜欢蓝色。”
郭嘉温和道:“你喜欢什么颜色?”
郭奕瞥了他一眼,反问道:“你不知么?”
“不知。”
郭奕已收回了目光,面无表情道:“那便算了,蓝色也不错。”
郭嘉有些烦恼。
——他面对千军万马都能无懈可击的从容镇定,而今面对郭奕,着实有些束手无策。
许是因妻子早亡c而后郭奕由着他亲族养大的缘故,他对郭奕本有些微亏欠之情。又因这些年双方几乎没有见面,郭嘉根本不了解这个沉默的十四岁少年。而郭奕看起来也不需要他的了解,无论郭嘉表现殷勤抑或平淡,皆是淡然以对。
这种情况大大出乎曹植所料,他忍不住微笑起来:“想不到这世上还有先生猜不透的人。”
郭嘉温和一笑:“四公子倒是太看得起在下了。”
“那先生打算怎么办呢?”
郭嘉闻之,侧目去看书房之中认真读书的少年。他的眸中光芒闪烁,非但没有任何挫败抑或失措,反而有覆着许笑意。他淡道:“多些趣味,活着才有意思。”
正月十八,黄道吉日,曹植与曹彰加冠。
冠礼对于兄弟两而言,恐怕是长至今日最为郑重的一件事。这一日两人沐浴焚香,由曹操与曹丕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c祖先。而后曹彰由大将张辽加冠,曹植则由着荀彧加冠。
三次加冠之后,曹操设宴款待宾客,宾主尽欢。曹植与曹彰拜见过母亲,最后曹操定了他们的字:子文c子建。
子建,子建
曹植默念自己的字,一时间脑中似闪过万千画面,心中更似有琴弦触动,然再神思之时,却寂于一片空白。
加冠礼方过,帝王听从荀彧等人建议命曹操主持修改法度。曹操以大病为由,命曹植暂代主持。
朝廷上下轩然大波!
——历代变法,皆要触动一部分人利益。而这一部分人,大多处于权利顶端,譬如皇族之人,譬如士族大夫。他们家人最多不过千百,却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每年纵有万千饿死之人,也与他们无关。然而曹操从前开垦良田,赐予百姓,剥夺了他们诸多利益。哪怕不曾伤及家业根本,也足够他们怨愤!
他们自是不愿。
当事时,曹植正在杨修府中,请杨修相助。两人一边落子下棋,一边思索应对之法。
曹植早在七八日前便知晓此事,因而并不如外界惊诧。而杨修略一思索便也明白此中深意,只些微诧异。
杨修落下白子,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你可曾想过,曹公要你做什么?”
曹操虽言要他参与主持制定修改法度,但事实上无论刑法c赋税c文化这些皆是律法之重,更是国家安定与否根本所在。哪怕曹操万分信任曹植,也不可能将法度交由曹植来领人制定。所以曹操要曹植所做的,绝非法度关键,而是前期比较杂糅的事情。譬如收集百姓生活资料,思考刑法量度,或者倘若他有不错的建议在保证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之下发展朝廷,曹操也会考虑将之编入其中。
曹植自然是明白的,他将心中所想尽数说出,杨修也颇为赞同。他又问道:“那么你又是否知道曹公为何要你来做这件事情?”
哪怕不是真正接触法度核心,这件事情交由其余有才之士来做岂非更好么?在杨修看来,这其中最合适的人选是荀彧,然后才是曹丕。
为何又偏偏轮到曹植了呢?
曹植在腹地落下一子,收取白子四粒:“父亲命学生办此事,一则是想看看学生面对朝廷上下疑问时有何能耐,是否值得花力气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