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便以画相访寻拜求此人,任为宰相。[3]乂(yi):治理,安定。
【译文】
齐桓公匡正天下诸侯,以帮助弱国、拯救危亡为名。绮里季挽回了汉惠帝的太子位,傅说因武丁之梦受封重臣。贤士英杰辅佐君王勤勉努力,换得天下太平和谐安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1]。假途灭虢[2],践土会盟。何[3]遵约法,韩[4]弊烦刑[5]。
【注释】
[1]赵魏困横:横,连横。战国时,齐、楚、燕、赵、魏、晋六国联合以抗秦,称合纵。六个国家中一个个国家随从秦国以进攻别国,称连横。秦国采用远交近攻政策,首先讨伐接壤的赵、魏两国,所以说“赵魏困横”。[2]假途灭虢(guo):春秋时,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攻击虢国。[3]何:萧何,西汉高祖时丞相,制定了简约的汉代第一部律法《九章律》。[4]韩:韩非。[5]烦刑:指苛刻的刑法。
【译文】
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被秦国灭受困于连横。晋国向虞国借道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会盟。萧何遵守自己拟定的约令律法,韩非死在自己主张的严刑酷法下。
起[1]翦[2]颇[3]牧[4],用军最精。宣威沙漠[5],驰誉丹青。
【注释】
[1]起:白起,战国时秦国将领。[2]翦(jiǎn):王翦,战国时秦国将领。[3]颇: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4]牧:李牧,战国时赵国大将。[5]宣威沙漠:指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在北方征败匈奴,名振大漠。
【译文】
战国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屡立战功,大漠威名远扬,他们的功勋战绩天下赞誉,载入史册,永留英名。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1]。
【注释】
[1]云亭:云云、亭亭二山的合称,为泰山南侧支脉。据说帝王在泰山祭天,在云云山或亭亭山祭地。
【译文】
九州大地处处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天下数以百计的郡县在秦并六国后统一。五岳之中以泰山为尊,帝王封禅、祭天祭地都在云云山、亭亭山上举行仪式。
雁门[1]紫塞[2],鸡田[3]赤城[4]。昆池[5]碣石[6],巨野[7]洞庭。旷远绵邈[8],岩岫杳冥[9]。
【注释】
[1]雁门:山名,在现山西代县境内,上有西陉关,也称雁门关。[2]紫塞:指长城。[3]鸡田:地名,鸡泽,现河北永年境内。[4]赤城:地名,晋魏时曾于此地置戍防御,也说是浙江天台山脉山峰。[5]昆池:即昆明滇池。[6]碣石:古山名。传说秦始皇东巡至此,刻石观海。[7]巨野:古湖泽名,在山东。[8]绵邈:连绵遥远的样子。[9]岫(xi)杳(yǎo)冥(ming):岫,山,山洞;杳,幽暗深远;冥,幽深高远。
【译文】
雁门险关、边塞长城,鸡田盟会、戍守赤城,昆明滇池、碣石刻铭,巨野大泽、湖数洞庭。辽阔广大,绵延遥远,高峰峻峭,岩穴幽深,山河莫测。
治本于农,务兹[1]稼穑[2]。俶[3]载南亩,我艺[4]黍稷。税熟贡新,劝[5]赏黜陟。
【注释】
[1]兹(zi)稼穑(sè):稼,耕种;穑,收割庄稼。[3]俶(ch):开始。[4]艺:种植。[5]劝:奖励。
【译文】
治国之本在于农业,务必做好播种与收获。在田地里耕种五谷杂粮。庄稼成熟就要纳税,贡进新谷给国家,庄稼种得好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