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辽: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2]金:女真族创建朝代,国号金。[3]元: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译文】

    北方的辽人、金人纷纷建国称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宋两朝,建立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解读】

    赵匡胤驾崩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关于继承的原因也众说纷纭,是个谜。到了宋徽宗的时候,辽、金、宋还有西夏国的关系十分复杂。辽朝是被金朝灭掉的,后金朝又灭了北宋。宋朝的人、物、财都被金朝掠夺,这就是史称的“靖康之难”。面对金兵入侵,宋朝军民奋起抗战,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将领,尤以岳飞为代表,更是留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名句。宋朝很快又推出新皇帝宋高宗赵构,皇室南逃,迁都临安,史称南宋。后来金朝又被蒙古和南宋联合灭掉。

    舆图[1]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2]废[3]。

    【注释】

    [1]舆图:指领土疆域。[2]国祚:帝位,王位。[3]废:废弃。这里指国亡。

    【译文】

    元朝时的疆域很广,所属领土超过了之前的任一个朝代。然而历经九十多年,就灭亡了。

    【解读】

    元朝是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王朝,不仅统一了中国,还兼并了很多民族,包括后来成洁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的领土,强盛时期的疆域北到蒙古、西伯利亚,甚至有说北到北冰洋。在元朝和南宋相争更替的时候,也出现了英雄人物文天祥。南宋末年,国势微弱,支撑不住元朝大军摧枯拉朽式的战争,军队兵临城下。文天祥接到宋恭帝诏书,出兵勤王。文天祥希望通过与元军谈判来刺军情、探虚实,结果不但被元军大将伯颜扣下,而且文天祥的军队也被南宋朝廷解散。羊入虎口、身陷囹圄的文天祥面对元朝的策反归顺的意图视死如归,宁可以身殉职。正如《过零丁洋》所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太祖[1]兴,国大明[2],号[3]洪武,都金陵[4]。

    【注释】

    [1]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早年家贫出家,在皇觉寺为僧。[2]明:国号。[3]号:年号。[4]金陵:南京。

    【译文】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推翻元朝,统一全国,建立大明,年号洪武,定都金陵。

    【解读】

    朱元璋幼年家境贫困,放牛、为僧、云游。艰苦的生活磨练使他练就了坚毅勇敢的性格,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也结交了能人义士、朋友。后来他参加红巾军义军起义,屡有战功,渐成统帅,南征北战,“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当上了皇帝,年号洪武,定都在金陵(今南京)。朱元璋是继汉刘邦后的又一位平民皇帝,贵为皇帝后,性格使然敏感多疑。为了使大明江山稳妥地传下去,后来也杀了很多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将士,先后就有“胡惟庸案”“蓝玉案”等。

    迨成祖[1],迁燕京[2],十六世,至崇祯[3]。

    【注释】

    [1]成祖:指明成祖朱棣。[2]燕京:今北京西南。[3]崇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俭的年号。

    【译文】

    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从金陵迁到燕京。明朝历经十六个皇帝,到崇祯皇帝时,明朝就灭亡了。

    【解读】

    朱元璋的皇位本由太子朱标继承,可惜朱标死了。当时还有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晋王、四皇子燕王,他们都是藩王,手握重兵,边守重疆。朱元璋本有意立燕王,怕引起其他藩王争战,于是重新考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